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关联分析时标记条带的处理

(2010-04-13 16:55:45)
标签:

杂谈

以下是扬州大学一研究生询问共显性标记条带处理时,我的答复!

 

 

您好,再重复一下处理带型时的步骤:

    第一,应该首先确定引物在你检测的群体中一共有多少互异的条带:即有多少不同的等位变异,如果你是人工读带,就是在不同泳道上一共有多少不同迁移距离的条带。如下图所示三个材料:

        1   2      

        -
   

            -

                   -
                   -
 
 即共有4种带型,分别赋值为:1,2,3,4
 
     第二:由上,三份材料的在TASSEL软件中的基因型数据分别表示为: 1:1;2:2;和3:4,这样的数据格式软件就可以识别了,当然这里最好是知道每条条带的分子量大小,假设这四种条带的分子量分别是133, 136, 139, 142(bp)则这三份材料的基因型数据可分别表示为:133:133,136:136;和139:142,TASSEL识别上述两种格式的数据,具体数据格式的要求可参考附件中的标准数据格式及TASSEL-help第11页相关内容。
      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不清楚可电话联系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