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老龄化的认识误区
(2010-09-12 19:51:39)
标签:
杂谈 |
同时,也应看到现在60岁的男女人口,其生命体征、健康指标、体能发育,明显强于几十年前的同龄人口。在很大程度上,现在的60岁人口仍然是劳动人口,仍然可以从事相当程度的脑力劳动和一定程度的体力劳动。至于日常生活自理,更是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现在的60岁人口不是生活不能自理、衰老不堪、拖累年轻人、给社会和单位增加负担的人口,而是尚可正常劳动、正常生活的人口。从这个角度看,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实属波澜不惊,不会带来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
其次,延期退休等于饮鸩止渴。尽管我们承认60岁人口依然具备劳动能力,但却不应以此为理由提出延期退休。
我们国家是一个劳动力大国,劳动力过剩和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延期退休,客观后果只能是占用理应提供给年轻人和其他就业适龄人口的劳动岗位,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局势。
其三,表面看来是有“2个孩子赡养4个老人”的问题。 但问题的关键是,靠谁养老?是靠子女,还是靠国家、靠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
从根本上讲,养老应当靠国家,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子女起辅助作用。比如养老金,应当由国家负责提供。现在这个问题事实上已经开始解决了。从2010年开始,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在农村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力争在3~5年普及。
而养老设施、养老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问题则是目前我国社会事业的一个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养老设施数量少,服务标准低,在大多数地方根本没有提上日程。现在最需要加快发展、加强扶持的就是这个领域。在普遍解决了养老金问题后,只要我们接着解决养老社会化服务问题,人们忧虑的老龄人口抚养问题就会顺利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