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理解的妇女赋权

(2009-10-26 21:59:18)
标签:

杂谈

分类: 书信

    美国朋友高夏薇是阿利根尼大学教中国政治的副教授,她从95世妇会始就一直关注和研究农家女机构的发展与变化,昨天收到她的邮件,让我回答关于妇女“自我赋权”的几个问题:什么时候农家女开始重视“赋权”? “赋权”怎么会变成农家女的一个重要工作目标?您对“赋权”的理解是什么?国际方面(比如说国际基金,世妇会)对您的“赋权”的目标和理解有什么影响?

我的回答:

1、其实,从创办《农家女》杂志开始就有一个想法,千万不要把杂志办成说教式,谁也不愿意请一个家长回家,我们要把农家女读者当成朋友,并让她们和我们一起办杂志。那时候虽没听说过“赋权”这个词,但“赋权”的思想基础应该是从一开始办刊就有的。

 

2、世妇会之前,福特基金会白梅博士给我的启发最大。1993年第一次和她见面,她就和我说起《我们的身体我们自己》那本影响美国妇女运动的书。她告诉我,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的权利,不要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医生,交给丈夫,而我们自己却羞于谈论自己的身体,我们妇女有权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和功能。我想这就是一个西方妇女对我的“赋权”,我把这种理念通过杂志的专栏介绍给了读者。

 

3、世妇会前后,我出访了一些国家,尤其到西非塞内加尔的访问,看到那里的农村妇女靠自己的力量组织起来,用民主的方式进行运作和管理,她们没有自上而下的妇联组织,但她们的妇女组织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一点给我的启发很大,我想: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妇女们自己组织起来?于是1996年就创办了“打工妹之家”,1998年创办了农家女培训学校,2007年又开始创办“农家女书社”。我想,这是我们用实际行动实践“赋权”的理念。

 

4、对我影响最大应该是2000年我们第一次进行组织机构的能力建设,我们邀请到香港乐施会聘请的专家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使农家女全体工作人员对“赋权”有了新的认识和理性思考,,我们将“赋权农村妇女,提升她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写进了农家女的愿景和目标。

 

5、我对赋权的理解:农村妇女是一座没有开采的矿山,她们身上蕴藏着无限潜能,我们的工作就是发现她们,给她们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并通过我们的宣传和倡导,让全社会了解她们的能力和作出的贡献,给她们正确的评价。从而,让这个默默无闻、权益容易受到侵害,而且经常被边缘化的群体成为公民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成为公民社会中最值得尊重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