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自己站起来
回忆去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回想灾后部队官兵、当地干部、所有村民冒着余震不断的威胁,夜以继日地投身于救援工作的情形,感念全国各地纷纷捐物捐钱,为灾区送去维系生命的必需品的场面……
这是一个朗诵配舞蹈的表演,表演地点是北京鼓楼西大街一家宾馆顶层的露天平台上。表演者是31位来自都江堰灾区的妇女,她们中有16人曾在地震中丧子,一人丧夫。7月15日的中午,烈日炎炎,但这丝毫阻挡不住31位妇女的表演热情。坚强、乐观写在她们的笑脸上。
这一表演活动是灾区母亲心理援助培训班活动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灾区妇女早日摆脱地震的阴影,去年12月,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和都江堰市妇联在向峨乡的莲月村、石花村、红火村和东林村开展了“都江堰母亲心理援助行动”,组织妇女参加心理培训、成立妇女健康支持小组、请人教她们绒绣、羌绣等。“现在心情好多了,胃口也好很多,而且很多人都已有了小宝宝。”31位母亲纷纷表示。
如今,灾后重建取得了重大成效,灾区母亲们马上要搬进由政府统一规划的永久安置房。从农村的独门独户到如今的社区生活,她们应该如何适应?如何
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在此背景下,7月13日,灾区母亲心理援助培训班在京开班。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甄砚一大早就赶到培训班代表全国妇联领导看望大家,并满怀感情做了致辞。
培训班计划举办四期,如今举办的是第一期。培训班为31位妇女准备了丰富的课程。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中国妇女报社副总编辑、《农家女》主编谢丽华做了题为《开发潜能,追求成功人生》的演讲;北京市第六医院医生张瑞萍讲解了“孕期保健及常见妇科病防治”的相关内容;原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干预中心主任赵颖教大家“认识情绪与情绪管理”;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齐小玉针对“小组能力建设”做了讲课;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项目部主任许容就“健康心理与亲子教育”发表了演讲。
“一参加活动,什么事情都忘记了。我感觉很快乐。”已经怀孕2个月零10天的马福英面带笑容。
“这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回去后要尽自己的能力把在北京得到的知识和关爱带回去,去帮助村里的其他妇女。”来参加培训班的前十来天,张燕崴了脚,而且失去独子的她正准备怀孕,但她还是不放弃来参加培训的机会。
开展文艺活动,也是援助行动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许多灾区母亲自发的行为。
“重建家园,没有精神是不行的。”本着对祖国各地人民的感激之情,怀着走向新生活的希望,失去幼子的石成蓉和张燕等人自发选择了歌曲《向着太阳》,
还自己编排了舞蹈,并带动村子里其他妇女一起表演。“这是我们内心的真实表达。”石成蓉激动地说。
“可以说,我们是先行者——先行动起来,带动其他人都跟上。”石成蓉告诉记者,回去后,她们还要继续推广“广场舞”“锅庄舞”等舞蹈,让大家在小区里都能活跃起来,积极面对生活。
开班仪式上,甄砚副主席鼓励大家,“优秀的母亲是勇敢的、坚强的,也是无私的、乐观的。对灾区母亲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己站起来。”这一点,灾区母亲们做到了。正如石成蓉在自己的诗《孩子,你是否到了天堂》中写道的:“孩子,你一路走好,不要带上父母的悲伤,父母会慢慢坚强。”
中国妇女报记者周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