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6
卢旺达女议员超过男性
据新华社报道,卢旺达9月18日公布议会选举初步结果,该国议会中女议员比例已超过50%,卢旺达成为世界上首个女性议员占多数的国家。
在15日举行的卢旺达议会直接选举中,女性赢得了53个席位中的20个。而在16日至18日举行的间接选举中,27个席位中有24席为女性预留。这样,卢旺达议会共80个议席中女议员占据了至少44席。
各国议会联盟秘书长安德斯·约翰松发表声明,对卢旺达这一历史性的议会选举结果表示欢迎。
此前卢旺达即是世界上女议员比例最高的国家,其2003年10月上次选举后女议员已占48.8%。据各国议会联盟统计,目前女议员比例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是:卢旺达、瑞典、古巴、芬兰、阿根廷。
女性参政上升是世界性的趋势,除女议员比例外,女部长比例是另一个重要指标,法国、智利、西班牙等实现了内阁中女部长人数占一半。
卢旺达在90年代曾经历过残酷的种族冲突,可能会误会的是该国男性人口减少而使女性获得机会,事实并不如此,2006年时该国女性人口比例为52%,仅稍高于正常水平。
卢旺达、阿根廷、智利等发展中国家的成就证明,经济发展水平并非制约女性参政的绝对因素。
各国议会联盟统计显示,目前全世界女议员比例仅为18.2%,远达不到公认的30%的要求。30%这一要求的提出是基于学术研究的发现:某一人群在团体中所占比例达到约30%至35%时,她/他们才能结成一组,有效影响决策及维护自身的权益。因此30%被称为保证妇女有效参与决策所应达到的"足够数量"(critical
mass),1990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提出将30%定为决策层中妇女比例的目标,从女议员比例看,目前世界上仅有21个国家议会达到这一要求。
《经济学家》称有110个国家制定了帮助女性当选议员的规则。在这些规则中最重要的就是配额制,所谓配额制,是指为妇女参政规定明确的比例及相应选举办法的制度,配额制的实行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不平等的现实情况下,为了提高妇女参政比例必须实行激进的、保障性的措施,也就是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所要求的:为了达到实质性平等,在一定时期内应推行提高妇女地位的"暂行特别措施"。欧盟国家在实行配额制方面具有相当成功的经验,按照瑞典等国家的法律,配额制不但适用于各级议会选举,亦适用于政党,不实行的政党将受到惩罚。另外一些国家则反对配额制,而是坚持"自由选举",例如美国,该国仅有16.8%的女议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排名第69位。但反对配额制的人士仍然相信,没有配额制的支持,女性政治家仍能有优秀表现,例如在以色列利夫尼新近成为执政的前进党领袖。
中国的全国人大女代表的比例近年来一直徘徊不前甚至下降,为改变这一局面,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曾通过决议,明确规定十一届人大女代表比例不应低于22%,但十一届人大的女代表比例虽比十届有所上升,却未能达到22%,目前女代表比例为21.33%。如此微薄的进展无法挽回中国在世界女议员比例统计中排名一路下跌的趋势,目前仅为第51位。有学者认为全国人大常委才具有与国外议员相似的责权,按此统计,则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有成员161人,其中女性26人,比例仅为约16.15%,应排名世界第70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