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农家女的先遣队员刘大庆发回的第一篇日志,她和我差不多年龄,但身体比我棒,春节期间她也参加了50公里新春助学行活动,从头到尾人家没有落下一步,年轻人都服了。听说我们要组织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她最早报了名。今天下午他们就要在绵竹安营扎寨,不知道还能不能收到她发来的报道,不过,她承诺,只要手机有信号,就每天坚持发短信,我就会在这里转发她的短信。
来自前线的声音(之一)
我们是昨天下午四点从北京出发的.在机场就遇到了中国建筑研究所专程前往灾区进行建筑物评估工作的专家组,救灾的气氛十分浓烈。
七点钟我们就到达了成都双流机场。这里的人比平时多了许多,不少穿着义工字样服装的志愿者在搬运救灾物资。我们的行李也许就是由于装运这些物资而只能搭载下一个航班过来。我们只好等。大约十点钟终于把行李拿到手,搭乘机场大巴到市区。
我们全国六家女性NGO与贵州高地研究所的志愿者联合组成了一个“聚爱义工联合行动小组”准备于今天下午前往绵竹市,建立一个灾民救助站。
查了地图,绵竹是德阳市的一个县级市,与汶川的距离约五十公里,但与汶川隔着一道茶坪山,与都江堰市在一条山麓,无道路可通。也许我们下午只能到达德阳市,因为据悉去绵竹市的通行证正在办理之中。
我们的小团体做了分工,又采购了一些必需品,当地“车友会”的志愿者会派车送我们去德阳。
与七六年唐山大地震的情况不同的是:电视媒体对整个救灾行动大力度的报道,还有就是大批志愿者的参与行动。
据悉,成都各救助点和医院里志愿者已经很充裕,献血成为一种很光荣很时尚的事,当地的志愿者管理也正在步入一个较为有序的状态。(刘大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