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回家照顾老人,还是再干一年拿退休金?
今天收到署名刘建平的一篇来稿,题目是“情满返乡尽孝道”。说的是江苏阜宁有个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徐秀芳,她在外打工15年,先后在两个单位当保洁员,因为勤劳朴实能干肯吃苦,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三年前的一天,当她从领导手中接过奖励证书的同时,也接到公公得了绝症的消息,她陷入了两难选择。良知告诉她,婆婆已经卧病在床,公公又得不治之症,丈夫已回家尽孝一年之久,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辞职回家去照顾老人?领导告诉她,她已经有10多年工龄,再干一年就可以破格办退休,这可是一个农民工最大的心愿。为此她夜不能寐,但思忖再三,最后还是踏上了回乡尽孝之路。而且,在她的带动下,村里其他媳妇也作出了同样的选择。
这确实是个感人的故事,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我会这样选择吗?就如20多年前,我在中国妇女报主持的一场大讨论,其中一个例子讲的就是,一个好媳妇,不但一个人含辛茹苦把遗腹子抚养成人,而且,当她得知年迈公婆生病需要照顾时,毅然辞去城里的工作,心甘情愿回到农村公婆家为二老养老送终。她的举动感动乡邻,被评为当地的好媳妇标兵。当时,我看到这篇稿子时,也换位思考了一下,如果是我,我会这样选择吗?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第一,我觉得这个妇女不必从一而终,她完全可以再婚再嫁;第二,辞职回农村绝不是最好的选择;第三,写稿子的人评价妇女的观念是陈旧和传统的,不值得提倡;第四,这位妇女更不应该被评为好媳妇标兵而被别人去效仿和学习。缘于这些思考,我在我任主编的专版上展开了一场历时半年之久的大讨论——是精神文明还是封建愚昧?可以说,这场讨论奠定了妇女报的妇女观,也让自己从此举起了女性主义的大旗。
那么,面对今天“是回家照顾老人,还是再干一年拿退休金”的话题,我又会如何选择呢?我想我已经不会再用那种非此即彼的批判态度组织大讨论了,毕竟自己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也许我会好好和家里人商量,为了得到退休的权利,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再干一年。我可以先用自己的工资顾一个家政工来照顾公婆,一年后办了退休手续,再回家全心全意尽孝道,这样的选择对家庭来说不是更有好处呢?当然,我知道可能要承担道德风险。万一公婆在这一年之内有个三长两短,当事人可能会受到不公正的评价,甚至会被骂为不孝子孙。但我觉得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和家里人一起权衡利弊,这样的选择应该是能被理解的。当然,前提是文章作者提供的实事必须准确。如果为了证明当事人是个好媳妇,而夸大了再干一年就可以退休的实事,那就另当别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