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谢丽华
谢丽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67
  • 关注人气:10,5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管理到治理,“农家女”走进一个新阶段

(2007-03-04 22:20:13)

这是我两年前写的一篇文章,之所以拿出来重新发表,是因为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新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明天就要召开了,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整整努力了三年时间。这三年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我迷茫过,痛苦过,挣扎过,甚至想放弃过,但是,这一切终于都过去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我相信,理事会的成立一定会把农家女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创办人,我已完成了使命。对我来说新的挑战是,如何将自己在组织内的影响力降低,将制度建设摆上更重要的位置。希望当自己彻底离开“农家女”的时候,这个组织能依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我想这才是一个创始人应该留下的遗产。

 

                             

农家女十四年的创业史

1993年1月《农家女百事通》杂志创刊,专职工作人员3人;

1996年4月 “打工妹之家” 创办,“农家女”共有专职工作人员8人;

1998年10月“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创办,“农家女”共有专职工作人员20人;

2001年8月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独立注册,非营利项目从杂志社分离,

“农家女”共有专职工作人员40余人;

2001年打工妹杂志试创,2002年创刊,2003年交中国妇女报社运作;

2003年《农家女百事通》改名《农家女》,并由32开改为16开;

2007年《女村官》杂志创刊(以《农家女》增刊和增刊形式出版)。

农家女开展的妇女发展项目

1995年开始执行第一个农村妇女扫盲项目;

2004年荣获得扫盲国际推动扫盲组织颁发的大奖

我们的扫盲点:湖北枣阳,河北满城,山西左权,甘肃漳县、陇西,贵州罗甸、麻江,宁夏同心等地;

 

1996年开始执行农村妇女生命危机干预项目,开专栏、走访调研;

1999年出版《中国农村妇女自杀调查报告》;

2003生命危机干预进社区,在河北3个县6个村成立妇女健康支持小组;

2006年第二期社区干预项目开始,加进男性参与内容,项目县增至4县;

 

2005年开始执行世界银行农村妇女参与用水户培训项目,在河北唐山三个县试点;

2007年农村妇女参与用水户培训项目在四个省展开;

 

1994年召开全国首届农村妇女发展与对策研讨会,到2006年召开全国性各类主题的研讨会13个;

2000年开始执行农村妇女参政议政项目;

2002年成立起第一个全国女村官支持网络;

2003年开始在河北满城县进行农村妇女参政议政培训试点;

2004年农村妇女参政培训广大到四个省;

2007年开始进行农村妇女参政培训者培训。

 

2000年农家女学校成立农家女助学金,吸纳社会各界捐赠款,确定了以培训辍学大龄女童为主的办学方向。

 

2003年打工妹之家由活动为主转变为执行项目为主,主要项目: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家政工支持小组和立法倡导、社区打工子弟服务等

农家女机构管理模式的演变

1993年――2001年,我们的机构是《农家女百事通》杂志社,

打工妹之家隶属于杂志社

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隶属于杂志社

杂志社隶属于中国妇女报社管理,经济上自负盈亏,实行主编负责制

行政上接受报社的管理,财务上接受报社财务的监督

我们形象的比喻杂志社是一棵大树,树干是农家女杂志,她派生出三个枝干,

一个是打工妹之家,一个是农家女学校,一个是农村妇女社区发展项目。

 

2001年8月在注册成立了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非营利项目和机构从杂志社剥离出来,“农家女”由一棵大树变成了两棵大树。

杂志社实行主编监督下的执行主编负责制;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实行秘书长监督下的副秘书长负责制。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在工商注册时,按要求成立了董事会,但董事会没有发挥作用,只开过一次会,5个人还有2人缺席。

2003年初,机构出现重大人事变动,

同年年成立农家女管委会,各部门负责人成为管委会成员,秘书长和管委会主任在一个层面,决策和执行没有分开。

2004年12月成立3人决策小组,将决策和执行分离。

2005年2月4 日召开第一次决策小组会议,通过了决策小组章程,任命两个部门主任

2005年5月9日召开第二次决策小组会议,通过了四项规章制度,通过了招聘副秘书长的条件,并进入实质性操作

2005年7月1日召开第三次决策小组会议,拟定2006年初建立理事会

 

2006年11月17日用海选和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7人组成的“农家女”理事会筹委会,

2006年12月26日由筹委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10人(空缺1人)组成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理事会。他们是:(按姓氏笔划排列)史慧云(财务专家,参与农家女机构创办),李秀敏(基层组织代表,河北满城县政协副主席),吴青(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市人大代表,参与农家女机构创办),张乐伦(美籍华人,法律专家,多年从事非营利和公益事业),黄理彪(媒体代表,中国妇女报社社长),康晓光(NGO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梁建华(筹款专家,香港慈善组织志愿者),储荟芸(美籍华人,农家女学校农家女助学金发起人、志愿者),谢丽华(农家女机构创始人,《农家女》杂志主编),谭深(研究流动女性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