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另类书评,脂砚斋般的感觉

(2007-12-19 22:52:04)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闲情偶记

这是我第一次试着对一篇尚未创作完成的小说写书评,又因为跟作者比较熟识的缘故,因此对小说的发展和结局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一些观点和看法可以直接反馈给作者,而写书评又是对小说一些创作方法与艺术手法的总结……恍惚间,颇有脂砚斋般的感觉。

说自己像脂砚斋,未免有自夸之嫌,而且与脂砚斋最大的区别是:脂砚斋的点评是属于对《红楼梦》用批注的方式进行评点,写在题首的眉批,写在字里行间的夹批,写在每回开头或结尾的回批……我的工作自然做不到这么精细,只能用这样简短书评的方式把我的阅读感受笼统地传达给大家。

冯其庸称曹雪芹为“历史和际遇造就的天才”,事实上一部好的小说是可以在字里行间照见作者所处时代的精神与气质,就像《阿甘正传》用一个人的命运来勾勒出几十年的历史轮廓。如果用王国维的话来概括,那就是“能用个人之事实,而发见人类全体之性质”。那么《万劫不复》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希望我的点评能够有助于大家对小说的理解。

一、包罗万象的内容

1、对青春期的深刻描写

小说的第一章暂名《躁动》,而它的主要内容也正是男孩与女孩青春期的躁动。当然这与懵懂浪漫的青少年早恋题材小说有很大不同,更像是一场刀光血影的少年版《古惑仔》。当然与《古惑仔》不同的一点是小说中的女孩要比黎姿物质得多,我对作者戏称把小说的题目改为《no money , no woman》这样小说的主题就更醒目了。

在这里,青春期是一个心绪躁动的季节,男孩们会为了义气、为了喜欢的女孩、为了一点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引出惊天的祸事。女孩们会为了虚荣、为了喜欢的男孩,为了一点小小的诱惑,犯下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错误……在《万劫不复》那极富画面感的描写中,我们不禁为小说的主人公,唏嘘感慨。

为了心爱的女孩得罪了黑社会、不得不受制于人去砍人,结果呢,自然是锒铛入狱,于是小说的第二章《牢笼》便开始了。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第一章,我认为人物性格有些单调缺少发展,因此提出了加情节与细节修改的要求,希望能在作者的修改稿中有所改变。

在第二章中,主人公方向的入狱让亲人父母心碎不已,而其中的牢狱景象,也让看了《越狱》得我觉得十分亲切。前一阵看到恭小兵做客央视的帖子,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他跟本文作者一样,都是黄山人,都有过短暂的牢狱经历,呵呵,真是巧了。监狱里残酷无比的境况,匪夷所思的规矩,惊心动魄的械斗的描写都可以成为经典。而方向的多情本质这一性格特点也成为贯穿小说结构的线索之一,身陷桎梏还会为漂亮的女犯人心动一下,耐人寻味。

2、失学青少年的境况

第三章《沉浮》的开端部分,笔触诙谐生动:

“……只有波澜不惊的西湖和环城萦绕的钱塘江水,在日夜凝望着这个宋徽宗曾以为是汴梁的杭州。

八百多年前,宋徽宗来了,带来了一个国家;

八十年代之后,全国的商贾名流来了,带来无穷的财富和一个新的城市;

今天,我这盲流也来了,带来一床被子和褥子。

小说的语言有诸多值得赞誉之处,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回结尾处,作者都会引用名言或是圣经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评价、回顾,类似于话本小说的篇尾,这样的点睛自由灵活,十分巧妙。而第三章对许多社会黑暗现象的揭露也非常发人深省。

3、平凡的大学生活

我有很多同学,在校同学期间感觉他们内向沉默,可几年之后,感觉他们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一般,竟是异常开朗的。我对他们说感觉反差好大,他们却告诉我,因为在跟我同学前,生活经历过一番巨变的因此暂时收起了锋芒。小说《万劫不复》也给了我这样的感觉,在它的第四章《大学》中,方向也像是变了个人一样,平静得如湖水一般,也有一些懵懂的好感与冲动,但伤心的初恋让他不敢轻易再爱,直到遭遇他的真爱——檀冰,而爱情到来的同时,大学也结束了。对于这段感情,作者的用笔十分简略,也许是他想用这样的笔调淡化后面章节的伤痛吧。

4、北漂生活

北漂生活,呵呵,我想仅仅这四个字就可以唤起太多人的万千情绪。第五幕,作者定名为《挣扎》。“挣扎”,也许是方向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吧。在亲情上挣扎,在友情上挣扎,在爱情上挣扎,在事业中挣扎……那样的残酷是涉世未深的我不敢想象的。这一部分是小说最浓墨重彩,也是最出彩的部分,而这“彩”甚至还可以理解为挂彩,伤痕累累的文字,也让我这个局外人满身伤痕,没有办法克制自己,只能任由自己在小说悲怆笔调中沉溺、沉溺……

子曰:“三十而立”,可是三十岁的方向却依旧在不可捉摸的命运里飘浮不定。公司倒闭、负债累累、父母出车祸、相恋十年的女友终于在他的失败中离他而去。那是怎样的无可奈何呵~~~明天长什么样?希望长什么样?

我不知道,小说刚刚到了这里,之后的情节,我想大概可以用《报复》来个字来命名吧。

二、丰富的场景变换

如果对小说的写作手法进行归类的话,应该是第三人称限知手法,如果对小说的体裁进行归类得话,应该算是谴责小说吧。这些特点与刘鹗的《老残游记》不谋而合。《老残游记》是通过老残游历北方的见闻感受,来表现他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态度,从中折射出整个清末社会,正是这些原因让《老残游记》成为晚清谴责小说中最有思想深度的一部。而《万劫不复》也是囊括了安徽、浙江、上海、北京等中国城市的场景描写,甚至之后还有一些发生在俄罗斯的故事,丰富的场景描写也延展了小说的覆盖面,第三人称限知手法,又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

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出京剧《马前泼水》,记得他出自《朱买臣妻》,是一个被残酷现实毁掉的婚恋故事,朱买臣的妻子崔氏,在嫁给朱买臣数十年,四十多岁的朱买臣还是一事无成,终日做着中状元升官发财的梦。崔氏终于忍无可忍,提出了跟分手的要求,无奈的朱买臣终于还是答应了。可有谁又能料到数年之后朱买臣真的中了状元,还回到故乡作县长。买臣胯着高头大马荣归故里,落魄的买臣之妻,还想与他重续前缘,于是就有了马前泼水覆水难收的典故。

可是买臣之妻又做错了什么呢?朱买臣的不得志耗尽了她的青春与梦想,她不可能永远沉浸在一个“画饼充饥”的梦经历!历史的轮回就这样辗转上演,我仿佛看到买臣之妻又一次从小说中走出,站在我面前,如此的虚弱、无奈、苍老、憔悴……

可是如果这样的故事不会发生,谁又能保证司马相如早早得志抛弃了卓文君的悲剧不会发生呢?

爱情,注定是一场无望之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