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后悔,前天出门没带相机,最后只补拍了这么个东西……

虽说后海我已经去过N次,但还从没在那坐着三轮轧过胡同.
而这次,本来只想在这里找个车位停车.不料,刚刚走出车门,爸爸便被能言善道的看车人勾引得兴致勃勃,完全不顾我的劝阻.
车夫:最少三百五,恭亲王府门票就得六十呢,而且进去什么也不用管了,可以免费喝茶听戏,享受王爷的待遇。
爸爸彻底动心了,最后问了一句:有发票吗?
答:当然有了。
一行人就坐上了两辆三轮车,兴高采烈出发了。那可是王爷的待遇呀!
行程安排是这样:先逛胡同,然后去逛恭亲王府.
坐上三轮,车夫同志开口讲起胡同的历史,四合院的讲究、文官武将、的门户的区别.再说到钟鼓楼,爸爸更有兴致了,拉着一行人,要去爬钟鼓楼.
买了票,先进了钟楼.
往上一看,真是吓了一跳,60级台阶,像一把高高耸立的石梯子,坡度至少有50度.(后来的鼓楼就更高更陡了),同行的一位叔叔有点恐高症,真是苦了他了。
大钟重约42吨,每年春晚我们所听到的钟声,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巨大的钟声响起,方圆十里都是听得到的.
钟鼓楼相互辉映,你在以钟楼为背景照相时,却不知自己已经成了钟楼游客的背景.这样的感觉,十分特别。
逛了钟鼓楼,三轮车将我们带至恭亲王府,却说暂时没有发票了,在门口等着我们,一会出来再找他要。然后留了个纸条,骑上三轮,匆匆走了。
因为我们买的是六十元的票,待遇自然不同于二十元的游客.被专门安排了一个导游,跟着三四个旅行团一起,听她的讲解。
哇!这种感觉真是不同凡响,当导游一张嘴,百十个人哗啦一下就把她团团围住,做侧耳倾听科.当导游一动身,百十个人争先恐后地紧跟其后,为跟上队伍不小心摔倒的,也是时有发生。
王爷的待遇我们是铭记在心了,相信大家也是一样,一定要跟紧导游,万一晚了一步掉队了,可就享受不到喽。
恭亲王府,本是和砷宅邸,这里的镇宅之宝,我是早有耳闻,还在百家讲坛上听过介绍,那是向往已久的.
享受王爷待遇的最后一站,就是去石洞中欣赏康熙御笔"天下第一‘福’".
看守石碑的小哥真是能说会道,只见他的嘴唇上下翻飞,不停地给游客游情提示:"福"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摸的.
看到在"福"前驻足,又继续说道:看多了就带不走了!
……
出了石洞,爸爸感慨道:这样说一天也不容易呀!
而在保安哥哥的督促下,我连石碑长什么样都没看清,就被后人挤出了山洞.
然后发现,原来三轮车夫,给我们的牌子上原来也有这样的"福"字哦~
而石碑的拓文,我们也买了一张,260块,导游小姐把卷轴打开给我们讲解其中的仿伪标志,希望是真的。
接下来就要去听戏了,我特意跑了躺厕所,听戏的时候到处乱跑可不太好.
进了茶楼,哇,黑压压坐满了人,五个人一桌,桌上放了几个枣,几块点心,还有五个杯子.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王爷待遇!!!
然后节目就开始了,一个转手帕的杂技,一段男旦《四郎探母》,一个杂技顶缸。
便被告知:表演结束了,请大家离开!
我的脚刚刚迈过门槛,后面的门“砰”就关上了。
王爷待遇??
上次我去大观园参加汉服活动,节目也要比这里精彩百倍,茶点也要好得多,真是新时代了,王爷待遇不比从前啊。
出了恭亲王府,迎面一个小贩拿着“福”字卷轴问我:十块!要吗?
再回到刚才车夫说过,会在这里等我们过去取发票的地方,自然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
这才知道现在不光车夫会载(宰)人,原来会载(宰)人的地方无处不在(宰)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