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国学之声 |
当我还在为了那篇,因为效仿俄罗斯文学而写的文章苦苦辩白时,通过主持人的提问,我才知道,现在网上对我的注意力已经转移了。
那我现在来解释这篇文章哦。
现在网上盛传,我在孔庙勾引孔子.但是孔子像在照片中出现了吗?
其实就是大旗选秀的许多选手都在某一个地方拍了照片.
我去的是国子监,不是孔庙.如果非说是孔庙,那就是孔庙吧.
我在那里拍了许多照片,有的是在小屋门口,有的是栏杆,有的是门楼,有的是底座下面的字前。
还真没跟孔子像一起拍.
怎么能算是在孔庙勾引孔子呢?
我不过是给照片配了文字,不要忘记我是一个编剧.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我亵渎了神圣呢?我来从三个角度分析吧.
1 戏曲中的时空流动性
一个圆场就代表走了千山万水,观众明明知道演员没走那么远,但是他们在心中已经达成了协议,就是千山万水了。
而我不过是拍了几张照片,其实照片有很多,我摆了很多很古典淑女的造型,但是摄影师没有把那些照片给我,给我的只有布兰妮造型的。
看图写字,不同的照片,我会写不同的内容的。如果给我的照片是另外几张,那就是另一种状况了。
当然同样的照片,我也可以说我在天波杨府勾引杨家将,然后把孔子这两个字换成杨家将,相信大家也会相信这个剧情的。
2 格式塔心理学
这是一个音译词,翻译成汉语,就是完型心理学,人们会通过自己的眼睛对所看的的东西加以联系想象,产生一定的含义。
就比如我在国子监,把照片上注上我要勾引孔子的文字,大家就会觉得我实在孔庙勾引孔子,而不会觉得其实我是在国子监拍照.
所以,如果我注的文字是我在天波杨府勾引杨家将,大家肯定也会相信.
事实上我并没有勾引孔子,是你们的格式塔心理,让你们自己把孔子勾引出来了。
3 最好的观众
不记得是哪个戏剧,观众把演坏人的演员打死了.
我也知道还珠格格里的容麽麽,在现实生活中受到观众的攻击。
也许大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会觉得这些观众好奇怪,明明是戏,怎么能把演员和戏中人物混为一谈呢?
那么现在,大家是真的被我的剧情感染了,一个个都是好观众。
但是不要忘记,我只是一个好演员,好编剧.在国子监拍了一组照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