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脉注射应遵守怎样的技术操作规范?

(2009-12-21 10:22:03)
标签:

杂谈

分类: 走进医院走进病房
静脉注射应遵守怎样的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搏注射是指自静脉搏注入药液的一种注射方法。适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时,需要迅速发生药效时;做诊断性检查时,如肝、肾、胆囊等X线摄片 前,由静脉注入药物;静脉营养治疗时。对不能经静脉途径给的药品禁用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因药物直接注入血液内,故立即出现药理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药 物本身的作用、注入量、压力、PH值等,可对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产生影响,甚至引起血栓等。因此,静脉注射庆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注射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注射盘内另加无菌注射器(根据药洲量选用),针头为6.5—7号或头皮针或留置针与静脉帽,止血带,小垫枕,按医嘱备药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暴露注射部 位。对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保护血管,应有计划地自远心端到近端选择血管进行注射。常用的为四肢浅静脉(包括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和手背、足背、踝部 等处),小儿多采用头皮殂脉。
 
    静脉注射的操作程序:
 
    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身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排出已抽好芗之注射器内空气,针头套上安瓿或以针套保护好;选择合适静脉,以手指探明静脉方向及深浅; 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小枕,在穿刺部位上方约5cm处扎紧止血带(止血带末端向上)。用2%碘酸消毒皮肤,待干后以70%乙醇脱碘或单独使用络合碘消毒皮 肤,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穿刺时,以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针头和皮肤呈20度,自静脉搏上方或侧方刺入 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见回血,证明针头已入静脉,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嘱病人松拳,固定针头,再按压穿刺点处片刻,以制止局部渗血。 安置病人,清理用物。
 
    在施行静脉注射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注射时,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且易固定的静脉。
 
    (2)需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了保护静脉,应有次序地先下而上,由远心端到近端地选择血管,进行注射。
 
    (3)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观察注射局部和全身反应,并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
 
    (4)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另备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注射时先做穿刺,并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取下注射器(针头不 动),调换抽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注射,以防止药物外溢于组织内而发生坏死,如有刺激性的药液外渗,应立即处理,以防造成组织坏死。可用0.25%普鲁卡因 进行局部封闭,如果是碱性药液外渗,可加入适量维生素C封闭。
 
    (5)若注药过程病人诉疼痛或局部隆起,回抽不见回血,表明针头已滑出血管或穿透血管壁,应立即拔出针头,更换部位,另换无菌针头重新注射。
 
    医务人员在执行上述操作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疾或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可定为医疗事故。
 
    1、未正确掌握适应症或/和禁忌症。
 
    2、违反操作规程,引起严重感染,如因注射器械消毒不彻底引起菌血症。
 
    3、药液向血管周围漏出引起的组织操作,观察不细致,未及时正确地处理。
 
    4、违反操作规程,操作中空气进入静脉,出现空气栓塞。
 
    5、因注射速度快、注入量大加重循环系统负荷,诱发心力衰竭。
 
    6、药液误注入动、静脉;
 
    7、因注射药本身的药理作用而出现的全身症状(药物中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