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奕嘉第一个向王均豪提问,他的问题是和原毕博中国区CEO、去年刚刚“空降”到均瑶集团任CEO的黄辉有关:均瑶何以会选择一个外企的CEO来掌管全局?是黄辉的哪一点吸引了均瑶?王均豪答得坦然:就是看中了黄辉的“国际化”,今天的均瑶已经不是当年三兄弟创业的时代,必须拓展集团的国际化人才战略。这样高要求的CEO可不能是随便找的,王均豪举了个生动的例子:“就像从谈恋爱到结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于为何最终选择黄辉,他笑言那是因为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国际化理念和人才的结合。“这个企业比我的生命还重要。”王均豪的这句话令人动容。
钟建弘的问题很现实:以均瑶敏锐眼光看目前有哪些行业可以去投资?王均豪说,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选择任何行业都可以,在原始积累阶段,不可能去好高骛远,行行出状元,可以从比较容易的行业先进入,“你做火锅店就很不错”,一句话说得大家捧腹。
如今身家过亿的王均豪回忆起当年的创业之路十分动情。从最早的做小生意,辛苦的原始积累阶段,到业务一项项开拓、发展,均瑶集团的三兄弟也是经过了种种艰难才走到今天,回忆起当年100多个公章办下第一架私人包机,以68万元/辆的高价拍下百辆温州出租车经营权 ……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让人感慨,看准了市场和资本的力量,均瑶有了今天的成就。
谈起自己看过的那两期《创智赢家》的节目和选手们的表现,王均豪以淡定从容的心态从给了选手们一些建议: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商人所不同的,可能便是在于他更多的诉求是顾客、员工、股东和社会的满意,达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钱够用足矣,之后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追求。有一次,他参加了一场高尔夫球的比赛,收杆后就匆匆赶飞机离开了,过了一个月,自己才知道在那次比赛中拿到了“总杆王”的桂冠,于是真正体会到了喜出望外的滋味,王均豪用自己的这个小故事,鼓励选手们用一种淡定平和的心态去审视自己目前的状态,保有一颗充满年轻激情而又不世故的心。
今天这些创业前辈的肺腑之言,恐怕正是此刻《赢家》选手们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