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岷江上的弥勒佛

(2025-05-29 23:01:31)
标签:

杂谈

从古,信男信女朝拜乐山大佛,都走陆路由东门上凌云山,到佛头右边悬岩,下“九道枴”,才能到佛脚烧香。上世纪九十年代,乐山旅游部门整冶了岷江,开通了水上看大佛去乌尤寺的水上旅游航道。“乐山大佛”响誉海內外,乘船观大佛的游人很多,乌尤寺名气小,游客过山门不入,冷冷清清,香火不旺。乌尤山清雅宁静,古迹众多,特别是千年山主,观世音另一化身“面然菩萨”发现并为之修好宫殿后,任然吸引不了多少香客。
观世音的家在东海普陀山。当年乌尤寺主持”遍能和尙把乌尤山称”西部普陀“近年,有关部门把遍能书写的四个大字,刻石碑立在乌尤山门外的旅游码头。
岷江上的弥勒佛
乌尤寺镇山之宝”面燃菩萨“,乃“观音”七十二化身之一。当年凌云山脉水患严重,恶鬼出没。唐代为伏魔治水,修“弥勒”镇水患,请“面燃”捉恶鬼。七十一米高的“弥勒”端坐江边,云飞雾绕,气象万千。降妖擒怪,仅十一米高的“面燃”却只能委身乌尤寺“罗汉堂。“文化革命”小将们一顿拳脚,将罗汉堂打得稀烂。后修复,五百罗汉全部复位,安享香火。脸悪的“面燃”遭弃丢入后院的荒草苁中,幸好“面燃”金身青铜铸造,得以保存至今。
现代乌尤寺主持,“遍能和尚”慧眼识珠,十分重视这尊神像,经与印度佛家交流,弄清了原来是观音菩萨降魔化身。四处化缘筹款,在乌尤山最高处,建起全国仅有的“乌尤殿”。
岷江上的弥勒佛
天旱,三江水浅,江上看大佛的游船只能在乌尤停靠往返。
岷江上的弥勒佛
上船准备江上拍大佛。
岷江上的弥勒佛
乌尤山。
岷江上的弥勒佛
冰为减水势,在凌云,乌尤两山中开凿的“麻浩囗”。
岷江上的弥勒佛
乌尤山四面环水,远看象一条大牯牛卧在水中,宋代以前,古人一直叫“乌牛山”。
岷江上的弥勒佛
凌云山地表,为白恶系紫红色砂岩。这种岩硬度不大,易风化。乐山大佛右崖边凿有一条下岩的弯拐桟道,乐山人称“九道拐"。因年久,上下踏踩人多,九道拐风化严重,为安全和保存古迹,在凌云山左岩上新开了一条桟道去见"弥勒大佛"。
岷江上的弥勒佛
在悬岩上掏了九道新拐下河,沿水平桟道去拜大佛。
岷江上的弥勒佛
桟道维修中。
岷江上的弥勒佛
唐朝凌云寺主持"海通和尚"化缘修大佛,镇水妖。剑南节度使"韦皋"接替继续修建,九十年凿开凌云,修成通高七十一米,世界最大的"弥勒大佛"。
岷江上的弥勒佛
枯水季节,大佛脚底座显露。近年用钢筋混凝土保坎,防水流将岩层底陶空。每年巨资护大佛,要不“弥勒”就被龙王请去府中喝酒了。
岷江上的弥勒佛
两旁护卫,千年风化,早就面目全非。
岷江上的弥勒佛
大佛脚右侧,刻有唐碑。乃韦皋时大佛完工刻下的<嘉州凌云寺大佛像纪>真实史料。可惜风化太严重,碑上字迹存留不全。
岷江上的弥勒佛
历千年风霜,经沧海桑田,大佛默宣佛号静心坐,,观人间风云,看时代变迁。
岷江上的弥勒佛
历代文人赞大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
岷江上的弥勒佛
徐霞客游后赞曰: 乐山大佛天下雄,高耸入云擎苍穹。
岷江上的弥勒佛
峨坐大像,慈悲观众生,三江交汇处,千古佑安宁。
岷江上的弥勒佛
临江大佛展慈颜,妙相庄严岁月闲,身畔三江奔涌处,佛光长照水云间。
岷江上的弥勒佛
东波说: 少年不愿万户候,亦不愿识韩荆州,但愿身为汉嘉守,裁酒时作凌云游。
岷江上的弥勒佛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隨流水到天涯。
岷江上的弥勒佛
弥勒守三江,千年豪气爽,佛佑嘉州城,光焰万丈长。
岷江上的弥勒佛
三江汇流处。
岷江上的弥勒佛
天旱水淺,露河滩。
岷江上的弥勒佛
游船在乌尤大佛间转圈圈。
岷江上的弥勒佛
返回乌尤码头。
岷江上的弥勒佛
人生易老天不老,曰照大江万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