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分界的古驿道中段隆昌,史称"
青石之城"。县城周围地表以上十五米,遍布侏罗系珍珠冲地层,石质泛青,质地坚硬,上乘的石刻雕塑材料。聪明的隆昌人把青石用于民间的建筑,隨"石牌坊"兴起,隆昌石刻,雕刻精细,工艺传神,形成中国独有"青石文化",有七百多年历史。
清道光至光緒五十年间,在隆昌北关,南关,雕了十七座高大,精细的石牌坊。十七座石牌坊,十七个动人故事,激励后人,勤劳智慧,孝道善良,清廉守法,和平邻里。一部部"立体史书",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

我在隆昌,多次参观南关石牌坊,这去了北关。高大精致的青石城楼,雄据关囗,仿佛将人带到了帝王时代。

关内广场。

石牌坊博物馆。

馆內戏台。

两箱介绍石牌坊历史文化。

模型。

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写"牌坊赋"。

叙功,修政,灵承楚蜀。雕刻精美石牌坊起到了传承作用。
北关城楼。

欢乐的小朋友。

双亭。

悬空栈桥。

汉塔。
清道光年间隆昌知县牛树梅,任上劝农桑,兴教育,淳民风,禁強暴,抑酷吏,深受隆昌百姓爱戴,受朝廷重用,迁升四川按察史,百姓立牌坊表彰。
"除莠安良",除去品质不好之人,安撫善良百姓。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牛树梅清政廉洁,以民为上。隆昌为他设了纪念馆。各地官员常来学习牛树梅勤政廉洁,为民造福的精神,牛树梅纪念馆为四川廉政教育基地。

倡导敬老愛幼,孝敬父母。

刘光第,做了四任隆昌知县,仁心施政,政成化冾,人民安居乐业,立牌坊颂扬。

清咸丰隆昌知县肃庆,上任遇隆昌严重干旱,百姓无法生活,带领伸民,开井找水,抗旱保苗,打击奸商,平抑米价。冒杀头风险,开仓放粮,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青石鋪地,昌隆人家。

古驿道上的南关城楼。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古驿道下广东通陕西,楊贵妃喜欢吃的鲜荔枝,经译道,飞马传送,一站一站,过隆昌,达长安。

驿道旁的商店。

古驿道,相当于现在国道。智慧的隆昌人,在国道上立表彰牌坊,宣传面广,影响深远。

南关一连七座牌坊。

政绩石碑。

表彰勤劳孝顺的人民和为民办好事的知县们。
节孝总坊。旌表一百八十八名隆昌节孝妇女,她们青年丧夫守节,孝敬老人,慈养子女,善良勤捡,吃苦耐劳。

隆昌出了百岁老人,当年十分罕见,四川总督丁宝楨,为老人提写坊名,"世上难逢"。斗转星移,现代百岁老人多了去了。我隆昌的学友开玮父亲,就活了一百零五岁。

道光年间忠义大夫郭玉峦,将自己土地所收租金全部用于救贫扶困,为家乡百姓送福利,乡民为他立功德牌坊。

良好官风,勤劳人民,隆昌政通人和,兴隆昌胜。

隆昌石牌坊,中国石牌坊之冠!它不仅有极高的民俗史料和完美的艺朮价值,还传承了一座城市的灵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