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测井公司

标签:
杂谈 |

清晨,火热的阳光照亮了大庆村,我用相机纪录今日的测井公司。
我家楼上拍下的重庆江北区红石路。


为开阔眼见,吸引人才,测井公司落户在交通便利的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这是修建的办公大楼。

以前,四川只有摸拟,数字测井。公司成立不久,引进阿特拉斯的三套5700成像测井仪,测井技术与国际接轨,实现了数控测井,高精度测井,成像测井三层次采集配套。我在数控分公司工作时成像测井仪就达到了十多套,成为国内一流的测井公司。公司从各高校中吸收人才,同我拍照的csu数控小队,十九名队员,有十一名大学生。

原四川测井公司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红石路大庆村A区。
1954年,延安石油区队的测井小队调到了四川江油区队,四川油气田有了第一支测井队。

八十七岁的四川测井界元老,为四川测井做过卓越贡献的王怀堂主任工程师就是为数不多的首批四川测井人。
1958年,四川石油在南充一带搞川中会战,把分散在各矿区的测井小队集中起来成立了川中测井总站和川南测井站,测井队伍相对集中,人员,测井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开气找油,一靠钻井,二靠井下作业",的指导下,测井只做分层,测斜测井径等工作,完全忽视了"地质眼睛"的作用。精兵减政,又把这两个总站撤了,分到各钻井大队。一九六四年,四川局进口大量固井,圧力酸化和测井仪器,为便于集中管理,成立了井下作业处,测井又相对集中,有了电测一,二中队和绘解室,还成立了地球物理攻关队,测井有希望了。可是好景不长,四川局成立了川中,川南,川东,川西南,川西北矿区,测井队又并入各矿区井下作业大队。几十年,四川测井队伍就这么合合并并,离离分分,东一头,西一处,小妈生的,被钻井,固井,圧裂酸化圧得抬不起头,那有心思坐下来研究测井,发展测井了!
幸好测井界有明白人,井下作业处主任工程师聂勋禹,看到全国各油田的测井公司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深感四川测井界这么分奔离析永远成不了气候!顶着白眼,冷漠,想当官的圧力,四处奔走,准备资料,不断地向部,局领导汇报,好几年的辛勤努力,一九八七年,七月一日,四川测井公司终于成立,完成了聂经理毕生的愿望。

为开阔眼见,吸引人才,测井公司落户在交通便利的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这是修建的办公大楼。
测井尤如医院放射科,是油气田高科技企业,唯有集中,专业,人才,才能得到长足发展。一年春节,我在川东测井站大门写了一付对联"安全优质射孔打开油气通道,取全取准资料当好地质眼睛"。我觉得这是测井对油气田贡献的最好的诠释。
建起了四排职工宿舎,公司,职工终于有了自已的窝。

有了自己的职工食堂,和工会活动场地。

便于与国內外同行交流,修了招待所。

有了科研专门基地。

开展多种经营,成立了华油公司。

以前,四川只有摸拟,数字测井。公司成立不久,引进阿特拉斯的三套5700成像测井仪,测井技术与国际接轨,实现了数控测井,高精度测井,成像测井三层次采集配套。我在数控分公司工作时成像测井仪就达到了十多套,成为国内一流的测井公司。公司从各高校中吸收人才,同我拍照的csu数控小队,十九名队员,有十一名大学生。

四川测井最早从北京石油学院分来的第一批学生,测井公司副总工程师尤启顺,今年八十五岁了!他不但为四川测井做了重要贡献,并且人品卓越,他大女儿生下就有智障,生活不能自理,尤总夫妻不离不弃,悉心供养。五十多年了,尤总每天总是要带女儿外出散步,父母之愛,舔犊之情,感天动地,受到大庆村千万人的崇敬。

修红石路,测井公司劈成两半,为保证职工上下班安全,修了一座天桥。企业自掏腰包修跨街天桥,全重庆市仅此一家。

修轻軌站,天桥拆除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解决公司职工住房难的问题,挤圧公司有限面积,顶着压力,大胆地修建了两幢高楼集资房。公司的生产设备,职工居住条件迈上了新台阶。

临街铺面,租给别人开宾馆,每年上百万额外收入,更加增添了公司多种经营的活力。
前一篇:同老伴逛重庆渝中半岛
后一篇:风雨佛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