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的物价到底贵不贵?

(2017-03-28 23:19:48)
标签:

福建游记

福建的物价到底高不高

美食

健康

福建小吃

分类: 游记和旅游攻略
          这次去福建,先去的是旅游城市厦门,然后是福建省会福州,后来去的是福建三线城市宁德的霍童古镇。
      一到厦门,正好是晚上,又赶上下雨,出了火车站,雨才刚刚停,进麦当劳一看,原来价格跟北京一样啊,出来找住宿的宾馆,一张口都是住满了,要不就是一晚上两百几十八,不住也不给你打折。这点真不如北方,北方同样的情况,淡季而且住店的人不多,反正空着也是空着,你说多少再加一点儿,你就住进来了,店家也把钱赚了。
      所以在厦门,从火车站一路向大海那个方向走,走出三站地也没人给你一个合理的报价,全部都是两百多,所以一气之下就在一家店住下,178元,这个价格凑合了,这家店的优势是出门就可以坐上公交车前往南普陀。
      从南普陀出来,沿路打听着好看的景点古迹,顺带着看看当地的价格,说实话,厦门东西挺贵的。
      在猫咪博物馆(其实就是一个卖各种猫咪头像之类的小玩意儿的店铺)门口附近,西北牛肉拉面小碗15元,这个价格跟北京兰州拉面差不多了;在中山路附近一家做了好几十年的老字号炒菜馆,我点了一份辣椒炒芋头,人家给我端上来的时候我大吃一惊,原来就是装在一个小碟子里,芋头被切成块状,有个八九块吧,居然要8元,这个在北京,我出来旅游前,在楼下的超市买的,生的只要2元一斤,当时买了2斤,这一大堆,只要4元。这个老字号,一碟子居然能敢要8元。
      农夫山泉瓶装水更是离谱。北京好像只卖1.5元,在厦门,所有的店铺、超市张口就是2元。海蛎子煎15元,在厦门大街上我没敢吃,因为我嫌它贵,后来在离开厦门前,在火车站附近的小吃城吃了,味道很好,同时还吃了两只不大不小的鱿鱼,当地叫做小管,两个小管煎了很久,拿剪子剪了吃,一共12元,一只6元,够贵的,煎的时候,鱿鱼身体里面有一只很硬的皮儿没有拿出来,我只好拿手把它拨出来再吃。
      到了福州,农夫山泉价格跟北京一样,都是1.5元;公交坐一次1元,这个也跟北京一样。两天住宿的价格,特别好,算是自己碰上了,下车的时候也是晚上了,盲目地在大街上走,遇见一个宾馆字样的就去问,第一家条件很差的那种,在小区里面,一进大堂就有一种发霉的气味,一张嘴就是要238元,被我否了,因为他下面都是底商,有卖电器的,也有卖衣服的。后来走的是大街后面的二道街,有点黑再往里五米,就是一家酒店的大堂,人家上来就给我介绍有120元的,没窗户。我不在乎这些,我只需要安静。这个房间问题不是没有窗户,而是窗户在厕所里,屋顶有点低,感觉有点压抑,不过我没这个压力。晚上订房间的时候,人家亲手递给我第二天早餐的餐券,第二天把餐券放在我的桌子上。早餐是粥啦,小菜啥的,也有鸡蛋吃,凑合吧。
       在福州的时候转了转几个有名的小巷和居民区里的超市和早市,看看大家每天吃的蔬菜的价格都是什么情况。菜嘛,基本和北京持平,也有的比北京便宜,比如我在上藤那边的一个永辉超市看见的西红柿只卖2.98元一斤,在北京一般是3.9元一斤,有的居然敢卖5元一斤。起初,我认为永辉超市的西红柿口感不好,所以价格也就便宜一些,当时我买了三个,花了2.5元,就当水果吃了,谁知比北京的好吃多了。不过,在鼓楼区的一些小巷里,西红柿还是4元一斤,跟北京的差不多。
       在福州,我吃的美食不少。比如中午饿了,在路边吃了一碗拌面,福州的拌面,是拿花生酱调的,非常美味哟,我回北京第一件事就是要做一碗福州味道的拌面吃,看看是不是一样的好吃。鼎边糊,当地人又叫锅边,也是蛮好吃的,里面有海鲜,海蛎、海贝肉之类,吃完以后回味无穷。芋头粿说实在的我不怎么喜欢哟,比较油,说是有芋头在里面,可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而且还是甜甜的。在今天的福州“三坊七巷”里尝了“永和鳗鱼丸”6个10元,有点贵,不过人家是老字号嘛,汤倒是挺鲜,回北京自己做着尝尝。
      在宁德的霍童古镇,很多当地人做一种饼,据说叫做"光饼",有甜的,也有咸的,看着很软,摸上去很硬,当地人不承认,只说是脆的,价格嘛,有一位大姐站在她家门口笑着跟我说,大的1元一个,小的五毛一个。我没买,因为我知道北京卖的光饼是硬的,能把牙给你咯掉了。
      霍童古镇里,有留下电话卖宅子的,全部价格只要13万,好家伙!那么一块大的地方居然只要那么一点儿,不会是假的吧?
      在霍童古镇里,我咨询了几个店主家菜的价格,价格高的简直离谱。比如蚵仔煎,厦门和福州都是15元一份,在霍童古镇居然要22元一份,还不知道这个份是不是福州的那个份量;一个广东老人在巷子口吃着广东炒粉,粉装在一个塑料餐盒里,看着少少的,要5元一份,我嫌它吃不饱,没要,广东老人坐在那里大声说,这么多年,我还是爱吃这一口;旁边,一个高中学生模样的人应和着跟我:这个份量5元还是挺值的,广东那边要15元左右,不过广东那边的炒粉里面要配大虾之类。可我还是没有吃,结果在巷子里找到了一家做各种砂锅面的,他家的位置有点偏,从大街上走过的人很少有能够走在他家摊子前面的,我在这里为我自己买了一份海鲜砂锅面,只要10元钱,里面有两只小虾,两只青口,白菜芯、芹菜梗、两个鱼丸、还有一大堆面条,放在一个砂锅里面,咕嘟咕嘟地煮熟了吃,一边吃一边跟这位店主聊当地的蔬菜价格。他说,当地的那种小虾,进价都是38一斤了。而在我们北京35元一斤的冻虾,个头有他的两三倍那么大;当地的海蛎价格,更是贵的离谱。我在福州超市里见过的,装在一个塑料袋里,水占了三分之二,海蛎只占三分之一,卖的时候一个袋子每斤15元。当初北京的海蛎价格以及称量手法经历了好几次变迁:我以前喜欢吃这个,自己在家里做海蛎煎,所以知道这种变化的,刚开始,是把袋子的水剔除,只是称海蛎肉,每斤10元,后来不知道哪一天,改为连水带海蛎一起称,相当于你拿10元买一斤脏海水,结果就是没人吃了。可那是在北京哟,在海边的宁德人居然还是被这样压榨着,真是奇怪了;店主还说,有时候菜的价格贵死了,比如白菜什么的。店主铺子地方是租人家的,一年要交9800元,我感觉贵了,店主笑笑,笑的那么不自然,他小孩儿还小,感觉生活压力有点大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