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居,太祖皇帝之后,(宋太祖赵匡胤--赵德芳--赵惟能--赵从贽--赵世居)。因涉李逢谋反案,于熙宁八年闰四月缢杀于普安院。子孙免于死罪,但遭到监禁,从玉牒中除名,其兄弟、叔伯、侄子都遭到降级,妻子、女儿、儿媳在禁寺中出家为尼。
因为赵世居跟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文人(诸如司马光、苏辙、黄庭坚等人)交往过密,所以世人都说赵世居死的很冤枉,写下了大量为赵世居鸣不平的文章;然而在我看来,赵世居死的可一点儿都不冤枉,只能说赵世居错生在了“帝王”家,加上为人处事乖张,从而引起了皇帝的猜忌,只能找过错杀掉他了事,以绝后患。
赵世居案其实是由李逢谋反案开始。
李逢这个人,是李昌龄的孙子。当年李昌龄听信了司天监苗昌裔和太监王继恩的“赵太祖后裔里面还能出皇帝”的预言而谋反,结果被吕端抓住拥立了宋真宗做了皇帝。做为反叛首领李昌龄的孙子,李逢不思悔改,依旧想着有赵太祖的后裔能做皇帝,而赵世居肯定是被李逢看上了。
两个人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和行为。
刚开始调查李逢,还认为李逢没有什么不当的行为,但皇帝不满意,特地排了亲信再查,结果得到了李逢的供词,这下赵世居有嘴也说不清了。
赵世居有大罪:
一个是以前就有太宗后裔出皇帝的谣言,另一个就是赵世居跟叛贼之孙李逢勾勾搭搭,还有和江湖术士搞迷信。
写到这里,就要仔细说说了,因为李逢和赵世居都是文人,哪里有能力搞迷信?
原来赵世居与一个叫李士宁的老百姓有关系。
李士宁,蓬州人,有妖术,朝中的大臣和有钱人都很看重他。家里没什么买卖可金钱源源不断,吃的喝的什么都有,家里常常搞好几十人的大型集会,吃喝不绝,都是山珍海味(怎么跟现在的庞氏骗局差不多),大家一看,这李士宁家里一定是有金钱树,然后就如众星捧月一般供着他了。宰相王安石特别看重李士宁,经常拉着李士宁在他家住,而且一住就是半年。
赵世居平时喜欢文学,也跟王安石交往,就这么李士宁就跟赵世居熟悉了。当时宋仁宗有一首赐给英宗目前的挽歌,里面似乎有传后的意思,李士宁一看,误理解成赵世居有可能做皇帝,就自作主张摘取了其中的四句,偷偷地跟赵世居说你要当皇帝了,这是天命啊。
赵世居如果是个成熟的政治家,此时应该明确自己的意图,至少也该呵斥一下这李士宁,收敛一些吧:你看历史上哪个成功造反的皇帝遇到这种场面不是假意推托,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
后来李士宁把一只金钑龙刀赠给了赵世居,金钑龙刀使得原主人许安世也被牵连了。
许安世有一次经过杭州,见了沈文通,两人来到书房,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其中有一把宝刀,刀身上两条金龙盘绕着,栩栩如生,许安世一眼就看上了,沈文通就说:你喜欢就拿走吧。可要说明白一点,自从我得了这柄宝刀,家里净出怪事儿和倒霉事儿,你是有福之人,还是你拿着吧。
许安世看重李士宁,就把这柄宝刀赠给李士宁了。赠刀那天,李士宁给许安世演了一出好戏,简直人间少有。
李士宁见到此刀后大吃一惊:我找这刀好久了。宝刀有两把,雌刀我已经找到了,就差雄刀了,而你赠给我这把,正是雄刀,好家伙,可找死我了,就差出海求刀了,原来在您这里呢。许安世就问:你找刀干嘛啊?李士宁就说:我炼仙丹呢,得了仙丹就能成仙,没有这刀就不能成仙,两把刀在一起炼成仙丹后,我跟你一人一半。
李士宁搞神神鬼鬼那一套,结交皇室人员和朝中大臣,利刃赠知己,实属大逆不道之罪。赵世居跟这种人混在一起,最后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可一点儿也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