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万物静观皆自得
万物静观皆自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129
  • 关注人气:1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掌故丛编》展现的是我们不知道的清朝皇帝

(2016-11-10 20:25:39)
标签:

掌故丛编

历史

分类: 历史
          今天整理电脑里的藏书,有一本叫故宫博物院掌故部编篡的《掌故丛编》吸引了我。
      《掌故丛编》共公布134个专题的明清档案3300余件,另有附图90幅。史料价值极高,是研究明清史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其中有明兵部奴夷事件档、清老满文上谕、清三朝国史馆题稿档、康熙朱批谕旨、清文字狱档、允允案、镇压太平天国史料、两次鸦片战争的未收入《筹办夷务始末》的重要文献、清代中外关系史料、基督教传入中国及中国人民反洋教运动的史料、辛亥革命及秋瑾案件史料、年羹尧奏摺、升平署昆弋承应戏剧本、内务府奏销档等。
       随手一翻,发现有一些很好玩的事情,让我们以往所不知道的清朝皇帝跃然纸上。
      比如《掌故丛编》里康熙就曾写这样的谕旨:“大夫李德聪十三日早到热河,朕细问二阿哥举动行事,与王以诚等所奏相同,并无别话,但二阿哥自己不觉事过同时也不后悔,我都替他担忧,什么时候劝劝他。这些字如果二阿哥不信就给他看看”——哟,一段文字把个当爹的写活了:自己儿子不争气,当爹的就剩下着急了,一眼就看出自己儿子的毛病,谁的话都不信,还留下字据让他儿子看看呢。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是清圣祖玄烨第二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命太子、长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随驾。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事,促使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激化: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报告了太子的许多不良表现。比如说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事。种种不仁的表现,都令康熙帝非常不满。这些报告,有些是不实之辞,但是康熙帝深信不疑。最重要的是,他不仅为太子的暴行所气恼,而且不满太子的越位处事。他认为皇太子的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
      又如:乾隆出游过程中也是很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掌故丛编》中有一则这么写到——自从出营以来一直每天都下雨,好在雨量不大,也不知北京下的大不大,这些事交给三阿哥和四阿哥办了,你们要好好查验,调查完毕写封回信。今年不是个丰收年吗,怎么市面上的米价没有降下来呢?另外,你们在家里要好好用火,切记小心加小心,千万别着火。——呦嗬,天下大事跟家里的事一起嘱咐嘛。
      还有“北京的樱桃早没了,可热河的樱桃正好吃呢,特带来大家尝尝”,嘛呦,这乾隆这么说也是个美食家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