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四日,清穆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因得了天花死去,年仅十九岁。
对于载淳的死,尽管清代宫廷史料特别是档案内均有较明确的记载,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私人著述和笔记中,还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并加了一些演义性的描绘,有的说他死于天花,有的说他死于梅毒,也有的说他死于疥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桃花圣解庵日记》记载:……嘻戏游宴,耽溺男宠,日就裸瘠,旋患痈,项腹各一,皆浓溃,日未昏,殆不知人。(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五日)
《慈德外记》记载:“私家著述,皆谓太后纵帝游荡,及至得疾,又不慎重爱护,以至深沈不起,……盖帝常履饮于外,至翌晨召见军机时犹未归也,或醉中言语失次,杂以南城猥贱之事,……一八七三年(即同治十二年)外间皆窃窃私议恐帝寿之不久。至次年十二月,帝得痘症,不能临朝,两宫皇太后代执国政,月底帝遂降谕日:‘朕于本月有天花之喜,……’”。
《四朝佚闻》记载:“穆宗之崩,传者不一,或云天花,或云内毒,而医药不能尽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为澄清历史事实,根据宫中所藏《万岁爷天花喜进药用药底簿》中御医对载淳临死前诊断记录(即脉案)及处方的研究,认为从这本进药薄的名称,以及从载淳患病到去世的脉案、用药处方,都可以证明载淳是因患天花没有治好而去世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