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兴善寺出来,坐公交车回宾馆,不小心坐错了车,一直走到书院门。这算是误打误撞吧。
西安也有大城市的问题:堵车

9月13日,星期日,街上人还是不很多,商场里没有什么人

书院门南边的城墙和城楼

书院门西口
从西安钟楼南行,将至南门往东拐,便是书院门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金色颜体大字,两旁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这里能体会到西安不同于别处的城市风景,书院门向东走到尽头便是西安碑林博物馆,西边则有宝庆寺华塔,关中书院在中段北侧。
宝庆寺华塔,位于今西安市南门内书院门街口北侧。宝庆寺修建于隋文帝仁寿(601~604)年间,原址在隋大兴城安仁坊。唐文宗时因以五色砖在寺内作塔,故宝庆寺也名华塔寺。五代时殿宇毁于兵火,惟塔存。明景泰二年(1451)移塔建寺于今址。万历(1573~1620)年间冯从吾讲学于其中。清雍正元年(1723)住僧文天重修寺阁。宝庆寺华塔为六角七层,高23米,一层檐下有龙凤雕饰,塔的第二层每面都镶有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年)镇国大将军、左监卫门大将军、上柱国梁义深等宦官建造的白石造像。这批造像原是唐长安城东南隅的光宅坊内光宅寺的遗物,明景泰年间修塔时移来镶于塔上。这批造像十分精美,表现了盛唐时期的典雅华丽。清末至民国年间,寺院被毁,惟有塔存。塔中原供奉有大量的石刻佛教造像,部分已散失海外,存于西方各大博物馆。

宝应寺华塔
宝应寺华塔的西边不远即是湘子庙,走着也就是几分钟就可以到。

湘子庙
湘子庙,建于宋,盛于元明。全真道观。传说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故居。全国的湘子庙有十多处,西安南门里的湘子庙是韩湘子出家之地。故而,历代以西安湘子庙为湘子文化的发源地。

湘子庙内景
传说古代西安井水均为苦水。唐时由“八水”引出的漕渠、清明渠、永安渠、龙首渠和黄渠等供城内和皇宫用水,街上有挑担拉车买卖“甜水”者。而韩湘子用其住处的井水做酒,顷刻间酿成了美酒。世人将湘子住处之井称“香泉”。“香泉”即“湘泉”也。自此西安城内才有甜水井及西门大井的甜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