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祈《名义考》说:“天子诸侯席有黼黻纯饰,凭则设几。今俗言椅以代席也,言棹以代几也。棹椅本无此字,乃俗书。”
《正字通》:“俗呼几案曰棹。”
李义山《河阳篇》诗云:“忆得鲛丝裁小卓,蛱蝶飞回木棉薄。”此卓字之见于诗者。
《宋史。舆服志》有靠背椅,真宗咸平、景德中,主家多造檀香椅卓(椅作倚)。此椅字之见于史者。
《默记》:“艺祖初命徐铉往见李煜,老卒取旧椅子相对。铉谓卒曰:”但正衙一椅足矣。‘顷李主出,下阶引其手以上。徐引椅稍偏,乃敢坐。“此见于宋初者。
《易。涣卦》:”涣奔其机。“
《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此机字之始。
《方言》:”榻前几,赵魏之间谓之筵。“又:”俎,机也。西南蜀汉之郊曰止(音赐)。省,肉机也。“
《后汉书》:乐崧独直台上,无被止,食糟糠。又省亦肉机,音。似皆载肉之器。如《诗》”有救天毕,载施之行“,毕亦助载鼎实者,与今之几案不同。
《礼记》於禁,似几属,然无足。斯禁似凳属,亦未能明言其制作。
《世说》顾和外孙瞑在凳上。凳一作橙。
晋《王献之传》:”魏时凌云殿榜未题,匠人误钉,不可下,使韦仲将悬橙书之。比讫,须发尽白。“此凳字之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