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以来我都在**学习,也许我是一个数据狂,看见一些信息总要把他们联系起来,分析出一些规律,而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学习了近一个月,发现有些数据很奇怪,在这里列出来供参考,也许是片面的,也许未来还要修正,仅仅代表最初的分析结果吧。
在北京,如果你找到一个好工作,所挣收入能够长时间地覆盖你的生活支出,就可以剩下多余的钱进行投资和额外消费,这是每一个来北京工作者的希冀。长期而稳定的收入代表着源源不断的财富,而一些隐秘的未罗列在你的工资表里面的数据则代表了你的价值——请各位认真体会我这句话,以后的博客我还会有些解释,上周就给某人找回17万,这人高高兴兴地去北欧玩去喽。
我在这里分析的数据来源于我的眼睛,只能看到某些行业的工资特点,当然还有一些边边角角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无用的,但在一个喜欢数据分析的人来讲就很有用了。我以前分析喜欢使用计算机,但在我学习的近一个月里,是没有太多的时间接触计算机,使用计算机也只能是在监视器下面做一些人家希望我做的工作,就只能依据我这双瞎呼呼的眼睛看了,得出来的结论一定不是很准确,只能代表我个人的观点罢了。
关于分析结论的数据单位和类型,我个人在写这篇“备忘录”前想了很久,终于把数据单位定位于“税前收入”。各位可不要拿这个跟老板谈价钱。
第一、教育行业:这个行业又可以细分成公立、私立;也可以按照教育对象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等。纵观这个行业,是出奇的稳定,几乎没有低于8000元,也有整体高出万元的,这当然是依据该单位具体效益来看的;尤其是公立的教育行业,费用由国家财政划拨,一旦确认你的职别,工资就立马计算出来,这就是整体行业的收入情况;而且教育行业有着很好的休假制度(表面上是近三个月的假期,实际上多数教育行业的老师并不能休这么长的假),足以覆盖你的支出了。
第二、研究所:这个行业工资收入特别高,如果这个研究所是挂靠在那些牛逼行业下面的,比如石油类、电子类,**类研究所的收入堪称绝佳,月税前收入在1.5万-5万之间,刚刚入职的90后,也能拿到1.2万左右。
第三、非银行金融类公司:这个行业也很牛逼,但各公司之间差异很大,要具体看公司内部的工作的具体分类,比如国有的金融企业,在行业里面没有多少竞争公司的那类,公司内部的收入差异也很大,当官的工资收入让我太吃惊了,要说有这样的收入就别想别的了,诸如跳槽啦、干私活儿啦,索贿啦,总之那些犯法的事都不要干了,您坐在办公室里打几个电话混一个月,拿的钱都比我们一年拿得还多。刚来的新人,工资也能拿到教育行业平均的收入呢。
第四、体育行业。这个行业其实特别复杂,我见过的都不是运动员什么的,是那些销售体育用品的,体育馆职工那类,工资也还凑合,国立的工资稳定一些,大约在8000元左右,私立的要具体看老板的心是黑的还是红的了,差别是相当的大。
第五、外商投资企业。这个不能说是行业了,有人说,外商投资企业一定是拿的多了,一般的是这样,但也有例外,比如:日本人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工资就很低,不说哪家企业了,猛一看呵呵,这公司人拿得都特别少,当时还感觉出问题了。不过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日本老板为了给中国人省钱?不过,美国的公司就很大方。
第六、房地产企业
凡是涉及房地产的企业,月收入都在万元以上,新入职的收入也可在8000元。这个不必讲了——
我写了六类,并不是说只分析出来六类,而是有些行业的特点不能落在纸面上。总体来讲,国有的比较稳定,旱涝保收;私立的差别很大,关键看老板心黑不黑;外企的差别很大,关键看你能力。
怎么选,看你自己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