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最后一天的下午,注定是一个拼命花钱的下午,地安门大街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咱出了地铁口,这才发现走错了,从西北口出来了,那里正在施工,可施工中的大厦二层,工商银行还在营业;一层虽然有存取款机,但一位身着便装的中年男人主动跟咱打招呼,说一楼的存取款机不能存钱,因为钱箱满了,如果想办业务请到二楼,说实话,他这么一说吓咱一跳,您最起码应该穿个西服什么的吧?
刚上二楼,后来的两个90后就抢到我前面了,我心说让着她们呗,谁让她们小呢,可是她们站在咱前面,掏卡的时候磨磨蹭蹭,咱在后面就听着楼下动静不对,似乎来了一个加强排,步履沈重地呼呼噜噜往楼上走,咱心就慌了,跟银行的人说,你先给我拿个号呗。
银行人不多,刚进去就办上了业务,好像这里比较冷,银行里面的人都是在白汗衫外面套一个深色羽绒背心,好像根本不是银行的人,咱好好看了看他们,这是真的假的啊?别是假的吧,看了看,还好,不像是假银行。
这边办着业务,呼噜噜上来一大群欧洲人,都坐在银行的大厅里面了,好几十人有男有女,好在这些外国人都很安静,没有跟国人一般在银行里大声喧哗;一会儿银行的领导过来跟柜台里面的人说,是个旅游团,要办欧元换成人民币的业务,让准备一下。
等咱这边办完了业务,银行的领导在门口还跟咱客气呢。
从银行出来,就来到街口的安外清真小吃店,嚯!门口排了二十多人,都把门口堵住了,都在等着买小吃呢。身后排队的大爷说,这队排的跟不要钱似得,一买一大堆,让后面等着的人着急。有特别着急的,推门就想在里面买,可里面排队的人比外面还多,都在干嘛呢?

各种小吃
排在咱前面典型的是外地旅游的夫妻俩带个上初中的孩子,三个人挤来挤去,挑来挑去选了几大盒食品,等到结账的时候,竟然拿出一百元都不够花的;作为北京人,咱可知道这些食品以前和现在的价格,想吃也不能随意吃啊!凑合着买个十块二十块的就差不多啦。
买了吃的,就去了白米斜街,从东口进入再看白米斜街。原来从东口进入的时候,很容易认为白米斜街是个死胡同,因为白米斜街是个S形,从外面看跟个死巷子似得。白米斜街和什刹海很近,据称古时候的冰窖就在这里。
从这里看,是不是像个死胡同?
回家坐124路,车不太挤,然而到了故宫门口情况就变坏了,游客蜂拥而上,有人特意站在下车门口抱住了划卡的机器,下车时发生了拥挤......
没辙!下车倒109路,谁承想连上车都成问题,最后被挤在门口的一个角落,每到一站,要先下去再上去,挤得都快烂了,车上都是外地人.......,最可怕的是,到后来因为上不去车,好多外地人从下车门上车,没人交钱或者划卡,售票员呼吁了半天也没人应,最后竟成了随便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