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中的两位“碎碎念”
(2015-01-13 23:50:59)
“碎碎念”是从闽南语里面的“踅踅念(seh-seh-liām)”直译过来的书面语。有时表示:老是老重复说着同一件事情,形容说话的这个人很烦。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碎碎念”的唐僧师傅,也是嘚啵嘚啵的感觉真贫,我感觉这面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话的这人反复地重复一件事,第二层则是受众感到不厌其烦。
在咱生活中,曾经遇到两位“碎碎念”,不是老太太,却都胜似老太太一般絮絮叨叨的。第一位是咱小时候在平房院住着的时候,咱住在前院,老张住在后院。老张比我老爸大几岁,头发永远向后整齐地梳着,穿着白衬衣和亮皮鞋,这在当时经济很不发达的时候是很不寻常的。他是某部的一位处长,那时可算是个人物了,要知道那时我们都住在大杂院里,感觉某位官家也住在这里很不寻常的,不过那时的官家谱不像现在那么大,所以老张比较和蔼可亲。老张最喜欢和老爸聊天,老爸是个闷葫芦,基本不怎么吭声,老张一来就喜欢往我家一坐,说着我当时还不懂的一些事情,比如什么什么主义啦,什么反苏修啦什么的;要不就端一碗面条,在我家门口蹲着吸溜吸溜地吃着。老张的碎碎念就是那句象声词口头禅“嗯(二声)”和那经典的捅人动作:不管你听没有听他说,他都在嗯声后,拿手指头捅或者扒拉听的人一下子。后来咱老爸教育我说,以后你不要说话间老是扒拉人,这样不礼貌。话虽然这么说,但老爸从来没有当面说老张。我感觉,他俩就像在说相声,一个人滔滔不绝,另一个人沉默着或者哼哼几声。
还有一位是咱现在的师傅,以前他年轻时(咱那时刚刚参加工作)我没有注意到他这个毛病,也许是后来才形成的吧。后来我们离开了十几年。咱在去年刚到这个部门时,马上就发现了问题:咱师傅经常把“嗯(二声,下同)”挂在嘴边上,简直就是老张的翻版,只不过没有那个拨拉人的动作罢了。其实咱师傅的这个“嗯”,比老张说的更频繁,简直就是一句话一个“嗯”了。咱师傅还特别爱议论国事,经常拿着报纸,每读一个标题就“嗯”一下——你就听吧,整个办公室里面都是他的那个“嗯”了。后来有几次,咱师傅休假了,屋里人就说,这下好了,安静多了,然后我们大家赶紧抓紧这个时间学习,要不还真学习不下去了嘛。
这两个人其实心肠都超级好,只不过自身有些毛病克服不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