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因各种原因很明显逐渐走向衰败的商业区有好几个,比较明显的比如:隆福寺大街,想当年这里是多么的火爆!每年的庙会都选在那里,即使是没有庙会,我在去中国书店购书后,都会在隆福寺买上些吃的拿回家,可就在1993年8月,隆福大厦的一次大火后,隆福寺街就此衰败下去了,再也没有火起来。再有就是1993年西单商场上市后,经营思路发生改变,将以前的大众化商品经营模式改成中高档经营模式,后经一段时间的经营发现消费者并不买他的帐,虽后来有所调整,但销售已经回不到以前最辉煌的时代了;
特别是在2008年国家推出四万亿以后,全国上下均掀起了“拆建风”,由于存在着大量的利益,政府官员越来越沉迷在各种拆建之中,说是改建,实际上就是在拆建中大赚黑钱,结果把一些应该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给拆的乱七八糟,改建就别说了,更是五花八门,各地群众意见很大
。
前门更是这样!
前几天办公室有同事去前门玩了一圈儿,回来说:没意思,这哪像前门的样子,简直就是在毁前门。前门在改建后,我去了好几回,但每次都未尽兴,也不是这是谁的主意?简直就是毁三观。
改建前的前门,虽然外表上破点儿,不能给政府争脸,但以前的那种感觉,老北京人都知道,再也没有了。以前咱去前门的时候,都是坐22路公交车从北边进入,这回咱可是从南往北走,可算是见到宏伟壮丽的工程了!
远远地,是什么建筑?最左边的那个,在沈阳故宫旁边见到过的

这个看着挺好玩儿,估计晚上可以转起来的,有灯最好看

现在的中国人,什么都讲究一个“大”字:吃大席,看大戏!
但是问题来了:钱呢?

刘老根大舞台的票价表:一个字“贵”!
包房贵到5860元,看戏包房,关起门来干什么?
这难道是正能量?

树根做的

“毛驴拉磨”是“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剧场的代表符号,由赵本山创意。据说很巧,北京阳平会馆戏楼“刘老根大舞台”剧场装修过程中,分别于2009年2月,2009年3月21日施工时,相继挖出石磨、石碾等物。哈哈,真是巧合,文物就给放在“刘老根大舞台”门前给做了摆设。
创意很好,文物摆的很好嘛!
但接下来的,请本山大叔自己说说,是不是低俗?
(以下两张相片,18岁以下儿童不得观看)
侧面
正面
这雕像居然堂而皇之地摆在这里多少天了?居然没有人质疑?
是不是赵本山有特权,在人来人往的前门地区开了外国领事馆?还是中国的官员们眼睛都瞎啦?
赵本山,这跟政治有关吗?说你低俗,还有人袒护你!态度差评!
路两边都是陶艺群雕“东北二人转三百年”。二人转九大板块:大车店、靠山屯、胡子窑、码头、农家乐、迎亲、向阳屯、春风镇。


如今的台湾会馆大门紧闭


云间会馆

邓丽君音乐生活馆,很可惜,正在装修

被遗弃的装饰品,看起来躺着也在招手,感觉萌萌哒

空无一人的巷子

这是前门台湾街最美的地方

此处以前应该是进驻了许多店铺的,如今都成了空房,只有门口一家在支撑着

昔日的台湾美食地下一条街入口,如何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多么冷清啊


这里曾经是台湾街的象征,如今人迹寥寥

台湾一条街游人稀少


餐车上家具累累

留下一车餐饮设备,灰尘厚厚一层
前几年,台湾人进驻前门台湾一条街时,是多么的热闹!每一个进驻的台湾人都有未来会得到投资回报很高的喜悦,然而现实呢?很冷清非常冷清,没有人购物你就支付不了昂贵的租金,这个道理哪里都适用。
台湾人都文邹邹的,有礼貌而不张扬,素质很高,但毛病就是不太接受人的意见。记得那时刚开张的时候,某店主看见咱带个眼镜,昏头昏脑程度跟她差不多就把我当作是大买家了,陪着咱在她的店里转了半天,东西真是好啊,就是太贵,贵的你就觉得不是在中国大地上买东西。临走,咱就问她销售怎么样,销售对象是谁,她回答说,就是卖给北京人呗。我当时心中暗笑,来前门玩的难道不是旅行社拉来的外地游客?哪个北京人肯来前门转悠,哪个北京人肯来您的铺子买相当贵的产品呢?外地游客也不买啊。
所以,当初的台湾人入驻台湾一条街简直就是不看当地实情,贸然进入的反面教材。

新潮胡同20号古迹

门可罗雀

台湾火锅是关张了吗?



鲜鱼口两边都是小吃,但是价钱都很贵


这些大管子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一直从北向南,一眼望不到头


有名的大栅栏商业街

从这里一直向前,就是门框胡同中部的卤煮总店,门口有一口锅,18元一碗




前门大街,这里大多是来北京旅游的人



前门的叮铛车总站

广场上垒起来的彩色毛线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