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湖在内城西南角,太平街最西边。平流十顷,怀疑是兴庆宫;其北边就是即醇亲王府,已经改为祠,其中的园亭还没拆除。
按:
1、醇亲王府:指宣武门西太平湖的旧醇王府,也称南府,今为中央音乐学院所在地清代属南城。第一位醇王名叫奕譞。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个儿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道光帝死,由咸丰即位时,奕譞被封为醇郡王,仍以皇七子的身份住在皇宫里。咸丰九年(1859年)三月,奕譞从宫中分封出来,府第就是地处太平湖的原荣亲王府。这座府第历史悠久,清初顺至年间曾是贝勒喀尔楚浑的宅邸。喀尔楚浑是努尔哈赤的曾孙,代善长子岳托的第三子。乾隆年间这里又成了乾隆帝第五子荣亲王永琪的府邸。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奕譞被加封亲王衔。十年(1871年)六月,奕譞次子载湉,(后来的光绪帝)诞生在府中的槐荫斋。十一年(1872年)九月,奕譞晋封醇亲王。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同治帝死去,载湉入嗣皇帝位,年号光绪。光绪九年(1883年)正月,奕譞第五子载沣在此府中出生。载沣即是后来溥仪的生父。光绪十四年(1888年)九月,奕譞上奏:“太平湖赐第为皇帝发祥地,世宗(雍正)以潜邸升为宫殿,高宗(乾隆)谕子孙:有自藩邸绍承大统者,应用其例”(《清史稿列传八·诸王七》)。按清代规定,皇帝住过的地方为“龙潜禁地”,,除了作为宫殿或庙宇外,不能移作他用。于是清廷另赐第给奕譞,即原成亲王故府。发官帑十万茸修。到光绪十五年还没有修完,又加拨六万。当年修府工程完成。醇亲王府由太平湖迁到后海北岸。此后,为加以区别,分别简称为“旧府”,“新府”或“南府”、“北府”。奕譞从南府迁出之后,这里改为了祠堂。清末震钧当时所见到的情形是:“醇邸故府,今巳改为祠,园亭尚无恙”(《天咫偶闻》)。
还记得小时候常去的王府北边胡同吗?据说这里晚上经常闹鬼(现在怀疑是夏天的萤火虫飞舞),哪天回去照张相片来重温一下记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