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紫禁城内都有路灯,魏忠贤专权后为了晚上出入方便都给拆除了,后来也不重新建造。紫禁城内,除了朝房和各个门,都没有灯火。五更上朝的时候,都是在黑路中入朝,即使相遇也分不清楚是谁。
只有亲王和堂上官有灯引导到景运门和隆宗门;军机大臣用角灯进入内右门,这原本是小心火烛的意思。然光绪年间初一晚上下大雨,有持折笔帖式某人,竟因为夜暗淹死在御河里。
乾清门内有路灯。
按:
1、景运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清沿明制,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景运门位于乾清门前广场东侧,东向,与西侧隆宗门相对而立,形制相同。面阔5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单昂三跴斗拱,彻上明造,梁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明间及两次间辟为门道,门扉设于后檐金柱处。门道内外设礓磋慢道以便车舆出入。门内北侧为蒙古王公大臣值房及九卿值房,南侧为奏事待漏值所。门外东为奉先殿,北为毓庆宫。景运门与隆宗门均为进入乾清门前广场的重要门户,进而可通往外朝中路及内廷中路各处,因此也被称作“禁门”。自亲王以下,文职三品、武职二品以上大员以及内廷行走各官所带之人,只准至门外台阶20步以外处停立,严禁擅入。
2、隆宗门:位于北京故宫乾清门前广场西侧,西向,与东侧景运门相对而立,形制相同。面阔5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单昂三踩斗拱,彻上明造,梁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明间及两次间辟为门道,门扉设于后檐金柱处。门道内外设礓磋慢道以便车舆出入。门内北侧为军机处值房,门外正西为慈宁宫。此门是内廷与外朝西路及西苑的重要通路,是紧靠皇帝住所的一处重要禁门,非奏事待旨及宣召,即使王公大臣也不许私入。清代帝王喜园居,康熙、雍正、道光等几位皇帝均卒于紫禁城外的西郊皇家园林中,他们的梓宫均由隆宗门迎入,并于门内斋集举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