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因为是有名的僧人跟从了朱棣,乃是天意。《鸿猷录》说姚广孝事先知道朱棣肯定会当皇帝,有白帽子成皇字的说法。
典故中有明太祖在西楼说事,马皇后在后面默默的听。如听见太祖震怒,回宫后一定询问今天是什么事,为什么发怒;如果发现有不当之处,一定当明太祖的面面哭着为那人求情,说不能纵怒杀人,太祖听从了她。这都是老百姓怕老婆之类的话,明太祖是什么样的人,马皇后是怎样的贞静呢;
有人说明太祖吃饭一定是马皇后亲自端进去。一天,明太祖发火把饭碗扔出去击伤了马皇后的后脖子,马皇后不动声色,收拾了饭碗后又给端进去一份。这乃是凡夫俗子殴妻行为,明太祖是何等的敬慎,马皇后是何等庄重。
这些传说真是胡说八道!
按:
1、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2、白帽子: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不幸病逝,朱元璋在天下广寻高僧,分配给各个皇子,让高僧们在众藩王的封国里修寺诵经,为马皇后祈福。姚广孝受人推荐,也在应征之列。当朱元璋安排这批高僧与众藩王见面时,姚广孝一下就相中了被封燕王的四皇子朱棣。
姚广孝看到燕王朱棣相貌堂堂,气宇轩昂,最具帝王相,便自荐跟随朱棣。朱棣见姚广孝三角眼,体态臃肿,反倒有些不情愿要他。姚广孝走到朱棣面前,悄悄地对朱棣说:“贫僧若能为殿下所用,定能为您奉上白帽子。”朱棣感觉和尚话里有话,“王”带“白”帽不就是“皇”吗?于是便把他拉到内室详谈。姚广孝纵论古今,分析时局,鞭辟入理。朱棣听得连连称是,当即向朱元璋请求把姚广孝许给自己。
此后不久,姚广孝便随燕王来到北平(后改为北京),名义上住持庆寿寺,实际上经常出入燕王府,成为燕王最重要的谋士和心腹。
初中时读到中国历史,历史书中把明朝皇帝朱元璋描画得像个小痞子,最奇怪的是那张脸,居然是歪着的,就像被人踢了一脚。我没有看见任何一个中国皇帝被侮辱的这个样子,甚至奸相曹操的形象也不是这样,那时我就想:是不是当时有人故意把朱元璋画成这个样子?难道他们有仇?这要多大的仇?
今年特意去了南京的明孝陵,坐在那里重温了一下朱元璋和马皇后事迹。
关于朱元璋的荒诞不经之说很多很多,泼水的不少。关于中国历史,看那些王侯将相,书上历史记载的要看,民间的传说要看,重要的是要去除糟粕:而朱元璋只是可能由于身世卑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