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历史:背阴胡同
(2014-10-02 20:35:09)
太仆寺北,南北小胡同叫罗圈胡同,现在改成罗贤胡同,稍西边有新建胡同。西边是背阴胡同,有张文襄祠,再往西是碗架胡同,再西是担杖胡同,北边是皇城根。
按:
1、《顺天府志》:新建胡同称为心尖胡同。
2、《春明余梦录》:初,燕邸因元故宫,即今之西苑,开朝门于前。元人重佛,朝门外有大慈恩寺,即今之射所。东为灰厂,中有夹道,故皇城西南一角独缺。至永乐十五年,重建皇城于东,去旧宫一里许。
3、《涌幢小品》:该书共三十二卷。始撰於万历三十七年(1609)春。天启元年(1621)冬完稿。初名《希洪小品》﹐寓意仰视洪迈《容斋随笔》。後筑木亭名涌幢﹐意指海上涌现出佛家的经幢﹐形如时事变幻好比昙花一现的意思﹐
明人笔记。
作者:朱国祯(?~1632)。国祯字文宁﹐浙江乌程(今吴兴)人﹐万历年间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记载明朝掌故﹐大而朝章典制﹑政治经济﹑徭役﹑仓储备荒﹑清军勾补﹑遵化冶炼技术﹐小至社会风俗﹑人物传记。其中有关明代中叶戴冠﹑王守仁﹑沈周﹑吴昂等人的琐闻逸事﹐叙述相当生动﹔对於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东南沿海﹐隆庆﹑万历以来的农民起义﹑兵变及王朝佐﹑葛贤等领导市民抗税(见城市民变)等史事﹐叙述颇具条理。作者熟悉明代之事﹐所记多质实可信。最早有明天启年间朱氏家刻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了铅印本。
4、逼近民居,喧嚣之声至彻宫禁,宣德七年。始加恢扩,移东华门于河东,迁民居于灰厂西。
5、灰厂在罗圈胡同东边,府右街北边。皇城所辟门俗称灰厂豁子。
6、《啸亭续录》:贝子傅喇塔宅第,在背阴胡同。
7、傅喇塔:(1625年-1676年),满洲爱新觉罗氏。和硕庄亲王舒尔哈齐之孙、追封简靖定亲王费扬武第四子。追封简惠献亲王。顺治二年(1645年),傅喇塔初封为辅国公,跟从勒克德浑巡行湖广有功,朝廷赐金五十两、银千两。顺治五年(1648年),再征战湖广,追逐敌军至广西,赐银六百两。顺治六年(1649年),进封为贝子。顺治十六年(1659年),因朝参时失仪,降爵位为辅国公。顺治十八年(1661年),恢复其固山贝子爵位。康熙十三年(1674年),靖南王耿精忠谋反,授傅喇塔宁海将军之职,辅佐康亲王杰书讨伐耿精忠。大军行至浙江,温州、处州各处皆被攻陷。傅喇塔部队进逼台州,大战敌军于黄瑞山,攻击斩杀耿精忠部将陈鹏等,复破敌于天台紫云山。康熙十四年(1675年),耿精忠部将曾养性再次侵犯台州,大军自仙居偷袭敌后,大破敌军,乘胜进围黄岩,曾养性逃遁,城中士兵投降。傅喇塔先后收复太平、乐清、青田诸县,进攻温州,破敌于南江。康熙十五年(1676年),耿精忠率四万士兵水陆两路来犯,大军分路迎击,斩杀将三百、士兵二万余人。
初,傅喇塔进攻温州,先以等待红衣炮为辞,继言需要战船,杰书上疏奏闻。圣祖斥责他们上疏先后有别,命他们克期攻取温州。傅喇塔上疏言:“臣奉康亲王檄催,心思皇惑,语言违谬。臣前驻台州,王云:‘待破台州,进福建。’臣得黄岩,又云:‘必取温州。’以是责臣,臣将无辞。今蒙恩刻期下温州,敢不戮力,但环温州皆水,我军不能猝入。”圣祖命康亲王留兵围攻温州,而催促傅喇塔率大军自衢州谋求攻打福建。圣祖上谕曰:“王、贝子皆朕懿亲,受命讨贼,师克在和,宜同心合力,以奏肤功。”于是傅喇塔亦留下士兵围攻温州,而亲自率兵攻打处州,溯江抵达得胜山。曾养性等以数百艘泊江中,复立两营对江及得胜山下古溪,阻挡清军。傅喇塔派遣士兵攻打古溪,伏兵于林中,敌军大败,伏兵四起截杀,并发炮粉碎敌舟及对江的军营。清军进次温溪渡口,打败耿精忠部将马成龙。再在衢州会同杰书部队。耿精忠屯兵于云和石塘岭,清军进击,攻破二十八个军垒,攻克云和。同年九月,清军进入福建,耿精忠投降。浙江诸贼寇亦悉数平定。同年十一月,傅喇塔卒于军中。当傅喇塔的遗体运回京城时,朝廷赐祭奠,予以谥号为“惠献”。乾隆十五年(1750年),因其孙德沛承袭简亲王爵位,复追封傅喇塔为简亲王。
8、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