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街道历史:甘石桥——新街口

(2014-09-29 15:08:41)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分类: 北京的旧事回忆
         自甘石桥大街以北叫缸瓦市,朗贝勒府在它东面。北边有丁字街,再北是西四牌楼,《顺天府志》中叫西大市街;再往北叫当街庙,再北叫新街口南街、新街口北街。东面有德贝子府,一直到德胜门西城根。
       
   按:
     1、朗贝勒府:月华贝勒即朗贝勒,宣统中任军机大臣,北方梅花很少有枝干繁茂的,贝勒曾由南方运来百棵,最后仅活一株。
     2、西大市街:《顺天府志》称“西大市街有坊:西(东)叫行仁、东(西)履义”,南北叫“大市街”,俗称西四牌楼大街,南接瞻云坊大街,西有双关帝庙,街心有小庙,俗称当街庙(宣统末年因修马路拆去)。往北叫新街口,有龙王庙。再往北,叫丁字街。祝寿寺,即《坊巷胡同集》的响铃寺。
    3、《日下旧闻考》:“西四牌楼宣武街西,双关帝庙,大概是因为有两像并列祭祀。不知道什么时候建成的”。乾隆三十二年(有说三十六年)重修。
    4、龙神祠:在新街口,雍正七年创建,乾隆十八年,奉圣旨加换琉璃瓦,三十八年奉旨重修。
     5、《啸亭续录》:董太保赐地新街口,谦郡王府在羊肉大街
     6、《顺天府志》:王讳瓦克达,太祖孙礼烈亲王四子。顺治间,授征西大将军。豫议政,追谥襄。府在武王侯胡同。
     7、武王侯胡同:即武安侯胡同。清代改称五王侯胡同,1911年又改称为武王侯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因是西四北西侧由南往北的第八条胡同,故改名为西四北八条。明、清时期,现胡同中的37号院为长寿庵,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宝禅寺迁此,当时为武王侯胡同18号院。在西四北八条胡同中的现51—53号院(原武王侯胡同24号)还有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的庆宁寺,现仅存遗址。长寿庵的始建年代不详,明代和清代都有大规模的重修,建筑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僧房等40多间。1907年重修长寿庵时,将当年位于宝产胡同的宝禅寺迁到此处,并将长寿庵改名为宝禅寺。据《北京寺庙历史资料》1936年寺庙总登记材料记载:“宝禅寺为僧庙,其建立年代无从考查,经本寺前住持宫安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置买,属私建。……附属塔院坟地七十八亩,坐落平西韩家川村,佛殿及群房共五十三间……另有石碑两座,大小槐树两棵,铁树四棵,松树两棵。”“宝禅寺在武王侯胡同。寺为元普庆寺旧址,至大元年(1308)立,为裕圣太后报德作也,又为安御容之所。明成化六年(1470),内官麻俊即寺基复建,赐额‘宝禅’。清康熙、乾隆年间重加修葺。寺内有明尚书万安、学士彭华、尚书甘为霖三碑。又康熙年间大学士明珠、乾隆年间大学士傅恒先后修葺,立碣以记其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