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的捐官买官
(2014-09-21 19:39:30)
汉朝时人做官,有捐官的,比如司马相如、张释之;也有交钱粮的,比如卜式、黄霸。
拿钱粮做官的,相当于现在的买官,宋朝时捐官的可不算是啊。
按:
1、张释之:(生卒年月不详),字季,汉族,堵阳(今河南南阳方城东)人,西汉法学家,法官。汉文帝时,张释之捐官出仕为骑郎,十年未得升迁,后经袁盎推荐,任为谒者,因向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补任为谒者仆射,累迁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后升任廷尉,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能执意守法,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时人称赞“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汉景帝即位后,因张释之曾弹劾时为太子的景帝“过司马门不下车”,将释之谪为淮南国的国相。
2、卜式:西汉大臣,河南(今属洛阳市)人
。以牧羊致富。武帝时,匈奴屡犯边,他上书朝廷,愿以家财之半捐公助边。帝欲授以官职,辞而不受。又以二十万钱救济家乡贫民。朝廷闻其慷慨爱施,赏以重金,召拜为中郎,布告天下。他以赏金悉助府库;身为郎,仍布衣为皇家羊于山中。武帝封其为缑氏令,以试其治羊之法,有政绩,赐爵关内侯。元鼎中,官至御史大夫。後因反对盐铁官营,又兼不习文章,贬为太子太傅,以寿终。
3、黄霸(前130年—前51年),字次公,汉族,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西汉大臣,事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黄霸自幼攻读法律之学,少有大志。汉武帝末年,捐官出仕,先后任河南太守丞、廷尉正、扬州刺史、颍川太守等地方官职。汉宣帝五凤三年(前55年),出任丞相,总揽朝纲社稷。甘露三年(前51年),黄霸去世,谥号定侯。黄霸善于治理郡县,为官清廉、外宽内明,文治有方,政绩突出,后世常将黄霸与龚遂作为“循吏”的代表,并称为“龚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