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汉]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

(2013-06-05 09:26:02)
标签:

第三十六

高徒

价值

项羽

王正鹏

分类: 我的研究

[西汉]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

[西汉]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

王正鹏(土家族)/摄影/文

名称: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吉人天相。

年代:约汉高帝元年至惠帝三年(约公元前206~公元前192年)。

简介:周昌之印,高5.5厘米,长×宽为2.4×2.4厘米,边款刻“金玉良言,良金美玉” “金口玉言,唇水不州”,八句吉言,底刻“周昌之印”四字,材质碧水冻玉,工艺手工雕刻,边款刻字上泥金,完整精美,十分罕见珍品;吉人天相,高5.8厘米,长×宽为2.4×2.4厘米,边款刻 “马上封侯,步步高长”“师出名门,名师高徒”,八句吉言,底刻“吉人天相”四字,材质碧水冻玉,工艺手工雕刻,边款刻字上泥金,完整精美,十分罕见珍品。

汾阴侯国

    汾阴侯悼侯周昌(公元前201年正月~公元前192年在位),在位9年。初起以职志击破秦,入汉,出关,以内史坚守敖仓,以御史大夫定诸侯,比清阳侯,二千八百户。公元前201年(庚子)正月丙午日,为悼侯周昌元年。汾阴哀侯周开方(公元前192~公元前175年在位),在位17年,公元前191年(庚戍)为开方元年。汾阴侯周意(公元前175~公元前148年在位),在位27年,公元前175年(丙寅)为侯意元年。有罪,绝。汾阴安阳侯周左车(公元前148~公元前140年四月辛丑日在位),在位8年,公元前148年(癸巳)为侯意元年。有罪,国除。汾阴安阳侯周左车因属“七国之难”的牵连,被夺去汾阴侯国,降为汾阴县令。

汾阴侯国在今山西省万荣县,都城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西庙前村北的古城。

周昌之印、吉人天相为对章,是所有玉章料中罕见之章料,为碧水冻玉,这种碧水冻玉是罕见玉品种,玉质精美,坚硬,加上雕工精良,是难得的罕见珍品。

周昌之印,对研究古汾阴侯国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具有极高的历史学价值,对研究玉的品种俱有详实的品种价值。

 [西汉]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

[西汉]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

[西汉]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

[西汉]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

[西汉]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

[西汉]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

[西汉]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

[西汉]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

[西汉]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
[西汉]汾阴侯国国王之印----周昌之印


 

附周昌简介:

周昌(?-前192),西汉大臣,刘邦老乡,沛人(今属江苏沛县)。秦时为泗水卒史。秦末农民战争中,随刘邦入关破秦,任御史大夫封汾阴侯。耿直敢言。刘邦欲废太子,他直言谏止。后为赵王刘如意相,如意为吕后所杀,他托病不朝。

周昌是沛县人,他和堂兄周苛都在秦时担任泗水卒史。等到汉高祖在沛县起兵的时候,打败了泗水郡的郡守、郡监,这样,周昌、周苛二兄弟也就以卒史的资历追随沛公,沛公命周昌担任一名管旗帜的职志,周苛暂时在帐下当宾客。后来他们都跟从沛公入关,推翻强秦的统治。沛公被封为汉王,汉王任命周苛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

汉王四年(前203),楚军在荥阳把汉王团团围住,情况紧急,汉王悄悄逃跑出围,命令周苛留守荥阳城。楚军围荥阳周苛反国之臣,难与共守杀了魏豹。[5]楚军攻破了荥阳,想任命他为将领,周苛痛斥道:你们这些人应该赶快投降汉王,不然的话,很快地就要做俘虏了!项羽听罢大怒,立刻就烹杀了周苛。于是,汉王就拜周昌为御史大夫。周昌经常跟随汉王,并且多次击败项羽军。因此,在高祖六年(前201)时,周昌和萧何、曹参一起受封,周昌被封为汾阴侯,周苛的儿子周成因父亲为国捐躯的原因,也被封为高景侯。周昌为人坚忍刚强,敢于直言不讳。自萧何曹参等人对周昌都是非常敬畏的。[10]周昌曾经有一次在高帝休息时进宫奏事,高帝正和戚姬拥抱,周昌见此情景,回头便跑,高帝连忙上前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看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周昌挺直脖子,昂起头说: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高帝听了哈哈大笑,但是却由此最敬畏周昌。

等到高帝想废掉太子,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时,许多大臣都坚决反对,但是都未奏效。后来,幸好张良为吕后定下计策,使高帝暂时把此事放下。而周昌在朝廷中和皇帝极力争辩,高帝问他理由何在,因为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也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了,他说: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是我期…………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高帝听罢,很高兴地笑了。事过之后,吕后因为在东厢侧耳听到上述对话,她见到周昌时,就跪谢说:若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

此后,戚姬的儿子如意立为赵王,年纪十岁,高祖担心如果自己死后,赵王会被人杀掉。当时有一个名叫赵尧的人,年纪轻轻,他的官职是掌管符玺的御史、赵国人方与公对御史大夫周昌说:您的御史赵尧,年纪虽轻,但他却是一个奇才,您对他一定要另眼相待,他将来要代替您的职位。周昌笑着说:赵尧年轻,只不过是一个刀笔小吏罢了,哪里会到这种地步!过了不久,赵尧去侍奉高祖。

有一天,高祖独自心中不乐,慷慨悲歌,满朝文武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这样。赵尧上前请问道:皇帝您闷闷不乐的原因,莫非是为赵王年轻而戚夫人和吕后二人又不和睦吗?是担心在您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保全自己吗?高祖说:对。我私下里非常担心这些,但是却拿不出什么办法来。赵尧说:您最好为赵王派去一个地位高贵而又坚强有力的相国,这个人还得是吕后、太子和群臣平素都敬畏的人才行。高祖说道:对。我考虑此事是想这样,但是满朝群臣谁能担此重任呢?赵尧说道:御史大夫周昌,这个人坚强耿直,况且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因此,只有他才能够担此重任。高祖说:好。于是高祖就召见了周昌,对他说:我想一定得麻烦您,您无论如何也要为我去辅佐赵王,您去担任他的相国。周昌哭着回答:我从一开始就跟随陛下,您为什么单单要在半路上把我扔给了诸侯王呢?高祖说:我非常了解这是降职,但是我私下里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去您之外,其他人谁也不行。真是迫不得已,您就为我勉强走一遭吧!于是御史大夫周昌就被调任赵国相国。

周昌走了以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高祖手拿着御史大夫的官印,轻轻地抚弄着说:谁才是御史大夫最合适的人选呢?然后仔细地看了看赵尧,说道:没有人比赵尧更合适了。这样,就任命赵尧为御史大夫。赵尧在以前也有军功和食邑,等到他以御史大夫之职跟随攻打陈豨立了功,被封为江邑侯。

高祖去世之后,吕太后派使臣召赵王入朝,相国周昌让赵王推说身体不好,不能前往。使者往返去了三次,周昌都一直坚持不送赵王进京。于是吕后很是忧虑,就派使者召周昌进京。周昌进京之后,拜见吕后,吕后非常生气地骂他:难道你还不知道我非常恨戚夫人吗?而你却不让赵王进京,为什么?周昌被召进京城之后,吕后又派使者召赵王,不久,赵王果然来到了京城。他到长安一个多月,就被迫喝下毒药死去了。周昌因此也就称病引退,不再上朝拜见太后。三年之后,他也去世了。司马迁·史记·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