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国时期]秦国圜钱珠重一两十三钱

(2012-04-28 19:31:48)
标签:

方正

宋体

赵武灵王

战国时期

秦惠文王

王正鹏

杂谈

分类: 我的研究

[战国时期]秦国圜钱珠重一两十三钱

[战国时期]秦国圜钱珠重一两十三钱

王正鹏(土家族)/收藏/文/摄影

圜钱是一种进步的青铜铸币形式,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魏国,后来赵国、秦国相继仿铸。

《史记·赵世家》:赵成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51年),“秦攻我蔺”。赵肃侯二十二年(公元前328年),“张仪相秦。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赵武灵王十三年(公元前313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史记·六国年表》“樗里子击蔺阳,虏赵将。”。《史记·秦本纪》“庶长疾攻赵,虏赵将庄。”。赵武灵王十三年秦攻蔺时,是秦惠文王十二年。

战国中晚期(公元前400~公元前300年)秦国所铸环钱。“重一两”为计重,“十三”系铸钱炉次或纪年。传世者有“十三”、“十四”两种。铜质纯赤,形制古朴,圆形圆妃,无廓背平,钱文高挺,字体精妙,顺时针依次列文字于圆孔四围。径3·2厘米,孔径1·1厘米,厚0·15厘米,重9·1克。秦国最先在列国中使用珠两制,而一两钱所出不多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