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岳阳君山有虞二妃墓 |
分类: 指手划脚(随笔) |
“何须观泪竹,是必梦湘妃”
——君山岛二妃墓
黄绍坚
我到达岳阳的当天,便来到洞庭湖畔,向一位老船工打听前往湖中君山岛的方法。我很早就知道,君山岛上有一座著名的“二妃墓”,墓的主人就是古书中记载的尧的两个女儿、舜的妻子们:娥皇和女英。
老船工告诉我,乘坐快艇的话,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二妃是湘水神”,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认真地叮嘱我:“你去之前,一定要在湖边敬上一柱香。敬香的时候心要诚,这样,二妃就会保佑你一路平安。”
望着老船工庄重的神情,我也不敢怠慢。我真的去买了一柱香,点上,对着浩瀚的洞庭湖水,默默地祝愿明天前往君山岛的旅程能顺利、平安。
二妃真的很灵。虽然当时是防汛抗洪的紧要关口,虽然长江第二次洪峰正从川江滚滚涌下,但次日当我来到码头时,昨天停开的前往君山岛的快艇,又奇迹般恢复了通航——只是一路上的浪涛比往日大了许多。
二妃墓就在君山岛的东南角,倚山面湖。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墓址,是1881年清朝两江总督彭玉麟重修的。一条石道,几级台阶,将我引到了刻着“虞帝二妃之墓”六个大字的墓碑前。低头一看,碑前有个小香炉,不知谁家供上了几支清香,余烟袅袅,似乎把人带回那悠远的往古。
环顾坟茔四周,翠竹荫密。从竹荫中偶尔漏下的几点阳光,随微风轻拂,在竹叶尖跳动、闪耀。只有竹干上与众不同的斑斑点点,不时提醒着游人们:这,就是著名的湘妃竹。
“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珠泪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唐人高骈的一首《湘妃庙》诗,其实诉说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
相传上古时期,统治天下的帝尧年岁已高。他想找一个接班人,于是大家向他推荐了虞舜。为了考察舜处理内外事务的能力,尧让舜从事许多工作,还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为妻子。结果舜不仅圆满完成了尧交给的各项任务,而且和妻子们感情融洽,夫妻恩爱。尧于是很放心地将帝位禅让给舜,舜从此便被人们称为“虞帝”。遗憾的是,在一次巡行天下的途中,舜病死于遥远的苍梧。噩耗传来,舜的两个妻子相与恸哭,泪下枯竹,染竹成斑。她们最后投身湘江,自尽殉情。相传二妃死后,化作了湘江女神;潇湘大地上,从此便多了一种奇特的竹子:湘妃竹。
静坐湘妃竹林,闭目凝神,将自己融化在淡淡的竹香中,耳边便隐隐听到刘禹锡深情的吟咏:“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当皓月高悬、冷露沾襟之际,在江天一色、寒光万顷的洞庭,在蜿蜒如练、浮霜笼纱的湘江,不知是否还能倾听到湘妃的低泣?不知是否还能遥望她们缥缈的身影?
竹影摇曳中,眼前仿佛浮现出屈原笔下的湘妃。那是位窈窕愁思的少妇,柳眉凝蹙,踏波款款而来。她正焦急地等待着与爱人的相会:“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君山岛上的居民告诉我,这座小岛,正是湘君和湘夫人幽会之地,故此得名“君山岛”。他们还说,秋高月明之夜,满山的竹林轻响,那是湘君和湘夫人正在喃喃低语、倾诉衷肠呢。
临别二妃墓时,墓帝碑廊前的一副对联吸引了我:“何须观泪竹,是必梦湘妃。”
或许,晚上,我真的会梦见湘妃呢。(1998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