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古人今人之间对刘备的评价有那么大的不同呢?问题的本质在于人性!
这句话暗示,今天追求名利的人性和古人追求道德的人性不可同日而语。
2、家母曾有训诫:“在小偷的眼里,人人都是贼。”道理不难理解,因为……人人都是以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的。即便是面对同一个东西,不同秉性的人,看法肯定不同。
有网友跟贴:“在小偷的眼里,人人都是贼。同样地,在乙醚眼里,人人都是伪君子。”
3、他们认定人性就是恶的……谁要是做出这样一副仁义的姿态,那就必然是虚伪的、奸诈的。
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作者的结论,令人深醒。
“在小偷的眼里,人人都是贼。同样地,在乙醚眼里,人人都是伪君子。”所以,刘备成了伪君子,关羽成了伪君子,诸葛亮成了伪君子,祢衡和孔融也是伪君子。甚至孔融的祖上孔子也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至于我,既然把孔子当作古代的老师,当然也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伪君子。
就像另一位来信的网友所说的那样:“乙醚的素质之低,及其言语之污秽,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们好象除了满嘴脏话之外,说不出什么人话来。”他还安慰我说:“被乙醚们谩骂,不是一件丢脸的事。”
感谢那些有良知的网友,我爱你们。当然,我也爱那些以乙醚自名的朋友们,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变成这个样子?只要你们用合适的态度来跟我交流,我也愿意用我的方式来帮助你们。
同时敬告各位网友:不要用粗俗的文字发贴,以免别人把你当作乙醚或者类乙醚。不要让人们瞧不起你——尽管你可以匿名,但那毕竟是你的污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