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实际运用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语言表达与交流考试考察的要点。
2、在练习中归纳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教学重点
中考过程中表达交流题的得失分点。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复习导言
2008年的中考考试说明对语言的实际运用的考查说明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把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作为能力考查的一个重点贯穿在考试的全过程。
鉴于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提高我们的语言修养,以备更好地为语文服务、为生活服务、为中考服务!
二、语言实际运用的考点分析
根据语言实际应用考查的特点以及前几年中考语言实际应用考查的题型方式,我们对这一专题的考点梳理如下:
1、
考查学生对材料主要内容的理解能力;
2、
考查学生对材料隐含信息的理解能力;
3、
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再表达能力;
4、
考查学生面对材料机智交流的能力。
三、失分误区分析
教法:展示学生在练习或考试过程中的常见失误答案,引导学生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从中归纳失分原因。
第一组: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写出小林的转述语。要简明、连贯、得体。不要超过45个字。
李蓉是班上的语文科代表,因病住院,她的好友小林到医院去探望她。李容请小林把自己写的作文转交给语文郝老师,并让小林代自己向郝老师表达迟交作文的歉意,希望郝老师能批改好,好让小林后天带给她。
第二天,小林把李容的作文交给郝老师时,对郝老师说:
答案:老师:李容生病住院,所以迟交作文,老师帮她改一下,改完后我拿给她。
学生讨论,并交流探讨结果。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是:
对文本内容理解偏颇或遗漏,会造成转述语言的重点内容发生改变。(理解文本内容是答题的前提)等。
教师小结:答这样的题,要在通读的前提下弄清所给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结合考题的要求有针对性的答题。
第二组:阅读下列一则幽默,体会房主的话所表达的内容。
一位游客到乡下度假,房主说:“你想在晚上休息得安逸点的话,就应该先把蚊子打死。”“你说的很好,”客人说,“不过我怎么才能发现这些蚊子呢?”房主说“不用你去发现它们,它们会发现你的。”
答案:房主人是一个幽默的人,但服务态度却很差。
学生讨论,并交流探讨结果。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是:
答案对交流情景中流露出来的内容表述不够全面,文中还包含“乡下蚊子很多”这层意思。
教师小结:考查对人物语言的理解或理解人物的观点和意图时,可以从说话人的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加以判断。重点从语气、语调方面辨别。
第三组:下面是我市4月6日的天气预报,电台计划播送时在各条消息内加上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请你为电台拟写一段这样的话。50字左右。
气温20℃--28℃ 风力小于3级
时间4月6日 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阵雨
答案:各位听众:
今天是2008年4月6日星期日,下面播报今天的天气预报,今天天气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阵雨,温度20-28℃,风力小于3级,洗晒层度中级,穿衣厚度2毫米,晨练指数1级,森林燃烧指数低,早晚温差大,播报完毕,再见。
学生讨论,并交流探讨结果。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是:
这个答案突出了天气的具体状况,但关于题干中人文关怀的内容似乎与天气状况不符。
教师小结:要把握所给材料的关键信息,将答案简要地、准确地、有重点的概括出来。
第四组:海河市护城河水污染严重,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里,有人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为此,向阳中学将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假如你是向阳中学的学生要采访下列人员,你将如何明白得体的提问?
①采访一位在护城河边晨练的老人,向他了解对这一污染现象的看法。
答案:老爷爷你好,耽误您几分时间作一个调查,现在护城河水日趋严重,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还是有些人不保护环境,例如: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工业未经处理排入河中等。请问您对这些污染现象有什么看法?
②访问市环保局局长,向他了解环保部门对护城河的污染问题采取的措施。
答案:局长你好,现在护城河的污染日趋严重,请问您对解决护城河污染问题有什么措施。
学生讨论,并交流探讨结果。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是:
第①题提问应该在了解事实以后,这样才不会显得太唐突,也容易让对方接受。在表达时还要尽量做到语言的简洁和连贯。第②题的答案有点质问之嫌,对方不一定能够接受。
教师小结:这是典型的根据情境运用语言的考题。答题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为题:
1、要理解具体的情境;
2、表达内容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
3、说话要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4、语言要简洁、连贯,有针对性。
四、归纳答题方法
让学生在讨论中归纳解答语言实际应用题的基本方法。之后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①言之有“礼”。在特定的情景中采用文明得体的语言回答各类提问,力求通过文明得体的语言拉近和对方的距离。
②言之有“据”。在特定的情景中采用事实说话,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和含混不清的言语。
③言之有“序”。在特定的情景中采用符合事理顺序的语言回答提问,力求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
④言之有“文”。在特定的情景中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回答各类提问,力求做到简明、连贯、得体地表情达意,达到交流思想,传达感情的目的。
五、过关训练及讲评
练习内容后附。
讲评过程中点评的要点:
1和2、认真体会语气、语调有助于我们理解材料表述的情境。
3、得体很重要,稍不留意,它将会酿成许多经典的笑话。
4、情境往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何理解情境呢?你可以尝试着进入角色,设身处地的为情境中的人着想,替文中的事继续发展。我们要学会有艺术的说话。这样做往往会感染受众者、感动听话者,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在转述别人的话前,要及时提取事件的要素,并能简明、扼要地转述主要信息。
6、巧妙的语言就像及时雨,它能帮我们解围。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展示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在尴尬之后,也能表现出一种真实的美。
六、作业:完成专题联系7—9题。
活题巧练
[知能转化升级]
1、用“/”断句,准确表达出括号里的意思。
①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
(贝贝着急)
②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
(妈妈着急)
③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
(爸爸妈妈着急)
2、指出下面各句分别应读出什么语气。
①老天单杀独根草,大水尽淹独木桥 《白毛女》
②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白杨礼赞》
③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安塞腰鼓》
④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安塞腰鼓》
① ② ③ ④
3、李明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的几种情境中,他引用古诗文是否恰当,请略作分析。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在他乡要多多保重啊!”
4、按照口语交际的要求,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甲处的括号内,然后将乙处的人物对话补充完整。
客人:服务员,我要退房,请给我结账。
服务员:你等一会儿,我们检查一下房间,看看是否有东西丢失或者损坏。前几天,有个客人偷走了一条浴巾,还有个客人把床单烧了一个洞。
客人无法忍受,说:【甲】(
)
A.
你就不能讲究一点说话的艺术吗?
B.
你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一个人犯了错,天下就没有好人了吗?
C.
顾客是上帝,冒犯顾客就是冒犯上帝。
D.
请你尊重顾客的人格,不要以偏概全。
不久,客人入住另一家招待所。
客人:服务员,我要退房,请给我结账。
服务员:先生,请稍等。【乙】
5、请根据下面的情境,请你向同学们转述班主任的话。
这天上午课间操后,班主任周老师急着要到德育处开会,临走前他吩咐你说:“一会儿你记得在班上通知一下:今天下午拍毕业照。嗯……你还要向同学们说清楚:下午两点在操场集合。”
6、一次,有位画家去拜访19世纪著名德国画家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
门采尔认真地说。依据情景,想想门采尔最有可能说的话是什么,在横线上填出。
[综合探究运用]
7、请根据下面的语言环境,将弟弟的话补充完整。(不超过30个字)
从前,有对兄弟,哥哥老是说大话,说多了,也没有人肯信了,但他弟弟人好,老是替哥哥打圆场。有一次,哥哥说:“你们大概从来没有看过刮这么大的风——把我家的井都刮到篱笆外头去啦!”大家不信,弟弟说:“不错,风真的很大,
!”
8、表扬是间令人愉快的事,但也要注意技巧。下面交际场合该怎么说才会收到最好的效果呢?
两位同学都拿着自己写的作文请你评价,你如果对甲说:“你写的不如他。”乙也许比较得意,而甲心中一定不悦,不如对乙说:“
。”乙很高兴,甲也不至于扫兴。
9请看下面这段对话,然后写出双方说话的意思。
甲:电话铃响了。
乙:我在洗澡。
甲:好吧。
这三句话从字面上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不连贯的;但如果在一定的情境下,这三句话的意思又是可以理解的,是连贯的:甲的意思是:
;乙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