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了初中和高中同学在球场相约一起踢一次“记忆足球”,一晃都30岁了,多年不见,有些脸庞都不敢相认,有个哥们儿煞有介事的冲到我面前瞪大了眼睛问我:“认得我吗?”我定睛许久才从他的眼鼻间找出了点“花季和雨季”的印迹。
同志们的体能实在难以为继,十五分钟就开始有人抽筋、半小时就有人瘫倒在场边······45分钟后8人制对抗的比赛已经难以进行,只得移至小场进行4人制嬉闹了,唉,不及当年勇啊,想想学生年代我们这些猛人一天踢个几场球都没问题,从某学校的操场踢完球立马蹬车40分钟到另一个学校在继续战斗,多么不羁身体成本啊!如今大多不行了,呵呵,不过还得表扬“民工徐”和“胡撇”,身体保持得不错。前些天有个新闻评论在担忧如今中学生的体质问题,居然很多学生对男生每天1000米女生每天800米提出质疑?!这样的运动量难道很有难度吗?想当年我们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想方设法进行锻炼,现在政府和党关心孩子们,给他们制定“制度化”的锻炼,看来如今的孩子确实不那么热爱运动。30岁的人们也一样啊,我们是不是也得“制度化”一些,每周组织大家一起踢踢球跑跑步,控制一下肚腩的长大。
实在无力上场跑动了就在场边聊起了儿时的往事,初中同学问我是否记得我们踢过几次新民晚报杯,那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啊,我们预备班就参加了,小组赛碰上两支初三的球队,那个惨啊,第一场0:8,第二场2:10,两个球都是我进的,但其中一个是由于对方门将实在觉得无趣坐靠在门柱上喝水被我吊门所进,当年我们连边线球都经常被盘违例,当年“板鸭王正磊”高接抵挡用其瘦弱的身躯屡屡剥夺对方射门的镜头直到现在我依然很有感触,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后卫······所以我懂得了弱队出门将的道理、两场比赛我们根本数不清人家射了多少次门,丢了18个,真的还不错了,更重要的是,那个暑假我们都过得很充实、玩得很快乐。初中4年,我们踢了三届比赛,站到过虹口体育场那绿阴阴的草皮上、也站上过闸北体育场当时光秃秃的硬帮帮的泥地上,但我们无所谓条件、无所谓胜负、无所谓开学后被人说成是黑泥鳅,我们只在乎“快乐”和“在一起”,用“快乐”的方式和兄弟们“在一起”。
高一时我们野球踢的比较多,因为学校没有足球场而且变态般的严格禁止踢足球,所以踢球是我们的校外活动,在高架桥下面的空地上,四个书包就让一个小球场具有规模了,我们依然戏耍的魂飞魄散,经常忘了父母在家中焦急的等待我们回家吃饭做功课······
高二的时候,学校兼并了不远处的一所区级学校,那里有我们梦寐以求的足球场,而校方也开始组织全校性的足球联赛,记得第一轮是淘汰赛,我们抽到了高二(3)班,那是平时我们(1)班手到擒来的对手,一片乐观的情绪下,我们居然在开场5分钟就被对手攻下城池处于落后,好不容易在终场前扳平比分,但仍在最后的点球大战中悲惨落败出局,比赛的最后三分钟我的双脚抽筋实在支撑不下去被换下,我没有参与最后的点球决战,不过按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估计也是罚不进的,有个女孩在我耳边安慰了许久,后来她成为了我的初恋女友。这是我们切身体味到的一场足球悲剧,我们就好像是屡屡倒在点球点前的意大利人或英格兰人,这是我们“足球回忆”中的遗憾与不快乐,但却在脑中留得那么深那么纯······那是一场绝不能忘记的比赛,至今“民工徐”还耿耿于怀希望报当年一箭之仇,就像白岩松反复强调中所说的:“喜欢,不喜欢······”我们都喜欢足球,但也有不喜欢的时候,不喜欢遗憾不喜欢失败,喜欢的是胜利,喜欢的是快乐,但那些不喜欢日后还是会变成喜欢,因为那些不喜欢变成了让人喜欢的回忆,真的,足球就是“喜欢和不喜欢”,不喜欢变成喜欢,喜欢又变成不喜欢,因为你不知道得到的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所以你才爱它,发自内心的爱着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