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年11月1日  关于印度“阿三”

(2008-06-29 10:05:11)
标签:

杂谈

情感

足球

分类: 2006年过去时

11月1日  印度“阿三”

    昨天始终没有解开的一个疑问,刘阳问我:为啥叫印度人"阿三"?!

正解有几种:

1.老上海印度巡捕的袖子管上有三条白道,类似少先队的大队长,上海人说的“三条杠”。不同的是红色的“三条杠”靠近肩膀,而白色的“三条杠”在下边袖口上,所以叫他们"阿三"

  2.“阿三”是印度巡捕的口头禅。有人说是“I say”,也有人说是“I see”。前者与“阿三”的发音似乎更加接近,不过洋泾浜英语往往发音不准,所以不见得成立;倒是“I see”的意思到跟“Yes-sir”差不多,比较符合印度巡捕作为打工仔的身份对老板唯唯喏喏的模样。

  3.上海租界当局从印度进口锡克人充当巡警、狱警与交通警,上海人蔑称他们为阿三,说印度人是亡国奴,在上海人眼中的地位低于西捕和华捕列第三位,所以叫"阿三".

    阿三们对上海人民态度非常恶劣,因为他们是英国人的“走狗”,帮助英国人来维持租借的秩序。英国人因为无法控制华人巡捕才开始招募印度人,招募的必须是锡克人,满脸扎须、身高马大,多为交通警和狱警,而且他们的待遇相当好,天天为英国老板看家护院,着实“看家狗”的模样!看过这段历史,上海人肯定超级厌恶印度人,居然狗仗人势的欺负到我们头上!!

  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告戒:不要随便给别人绰号,殊不知起绰号正是上海人的自古传统,从"印度阿三"彰显出上海人在起绰号方面的丰富想象力!有的时候代名词还比真名好用,初高中时代的同学称呼到现在我们还在用呢,叫徐隽一声“民工”,他居然还有反应的,呵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