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大赛的第一轮小组赛很难打,对客观因素的适应与否?对主观因素的把握准确与否?无论谁的心里都难说有底,胸有成竹的气势是很难在首场比赛前具备的,大多数球队的策略是用最合理的方式平稳度过首战,让队员们真正摸到大赛的脉络、呼吸到大赛的气氛,不要强求比赛好看,因为现在没有傻子会提前暴露目标,特别是那些有想法出现在“第六场”的球队,再好的状态也必须收敛,未到“出剑之时”锋芒不必太过耀眼,以免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小组赛首轮的信条:谁防得严守得好,就是胜利。
瑞士让名不见经传的斯维尔科什扎了一刀,更痛的是弗雷的报废让球队失去了“一号名剑”,第一战就有“失血过多”的味道,东道主输球的原因我昨天都已在预测中做了阐述,一是自身“主场心理与习惯战术矛盾”的问题、二是对手“巨型铁人防线”的确功夫了得,捷克虽然攻击能力大幅下降,但其防守能力却超乎寻常的强劲,守得住、偷得着、角色球员功能明显,变了味换了种的捷克队变得功利而实惠,这种风格最适合锦标赛制的大赛,我对捷克小组出线甚至往更高的层面挺进突然发生了幻想,而东道主瑞士如果还不能从“攻出去还是守回来”的自我疑问中摆脱出来,那么三场后“在家看球”的命运将不可避免,尽管库恩还在强调有关上届东道主首仗同样输球的事实,以求尽可能给孩子们减压,尽管人们也许不相信淘汰赛没有东道主参战的事实,但,形势好像正朝着那个方向无情的发展,一旦瑞士真的栽了,再去期望奥地利突围德国、克罗地亚和波兰就更不现实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