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一)

(2016-10-19 09:54:04)
标签:

教育

中考试题

分类: 语文家园

2016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2016·北京卷】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三峡》,完成710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沿阻绝 溯:________

2引凄异 属: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________

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3分)

答:                    

10.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分)

(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7.1)逆流而上(2)连续不断8.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即使乘着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9.  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朿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谣,色彩鮮艳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10.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其他也可)(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其他也可)

2016·重庆A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答谢中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其奇者。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答谢中书                  2)晓雾将         

3)实是之仙都(               4)未复有能其奇者(         

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11.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12.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15分)9.(4分)(1)书信(2)消散(3)指人间(4)参与,这里指欣赏。10.(4分)(1)肉岸的石壁色彩更深,交盯辉映。(2)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11.(3分)C(“乱”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

12.(4分)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表,与古今知音影后得意之感。(以上两点各2分,意合即可)

2016·重庆B卷】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9-12题。(15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有删节)

【注】[1]鄂版教材为句号。[2][3]鄂版教材为逗号。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石底以出(                 2不动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乃记之而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译文:                

1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12. 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4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9.(4分)(1)弯曲(或翻卷 )(2)呆呆的样子(3)像狗的牙齿一样 4)离开

10.(4分)(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或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2)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

11.(3分)C(此句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情态。)

12.(4分)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2分)。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2分)。

2016·上海卷】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8. 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译文:                                    

9. 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段讲述了蒋氏单带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 寡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惊错                        (2)鼠何老虫        

12. “余惊错欲走”是因为                    。(4分)

13.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8.柳宗元9.太医用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蛇。    10.D      11.(1)能承受(能承担)(2)取名(命名)12.方言的差异,而把老鼠当成老虎了。    13.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

2016·天津卷】

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回答9-11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9. A  )(3分)

    A.死亦我所恶        恶:凶恶

    B.蹴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C.妻妾之奉          奉:侍奉

    D.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放弃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10. A  )(3分)

    A.二者不可得兼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多为身死而不受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1. B   )(3分)

A.作首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侍郎:古代官名。绂(fú):李绂,人名。赀(zī):通“资”,钱财。

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时家贫    少:        

   2)无不立    对: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译文:         

15.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13. (1)年幼 (2)回答14.   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15. 李拨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2016·浙江省杭州卷】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

    长洲尤翁开钱典。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乏?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

    【注】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钱典:当铺。詈()语:骂人的话。事:量词。件,样。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尝行过市桥(乘船)    B.因好语之(打发)

  C.某将衣钱(抵押)    D出詈语(返回)

17.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B.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C.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D.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2分)

译文: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3分)

译文:        

19.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4分)

答:        

16. D17.    A18.    ①这是出于不知道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②凡是无理取闹的,其中一定有所依仗,小事不忍让,那么灾祸就会立即到来。19.   夏翁没有为难将粪倒向自己的人,还主动撕毁他的债券,他的涵养和大度值得我们学习。尤翁忍受邻人的无理取闹,并无偿还他衣物;从其异常举动中预知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了灾祸。这种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见识值得我们学习。

2016·浙江省宁波卷】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1)其两膝相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两战战,几欲先走。   

  3)媵人持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4富贵,无相忘。   

    1)靠近(2)大腿(3)热水(4)如果(4分,各1分)

(三)(18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    伏伽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

    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④帝:指唐高祖。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15.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译文:               

17.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       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18.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4分)

王曰:“善。下令……    大悦,诏……

答:                                     

(三)(18分)14.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3分,每处1分。多断一处倒扣1 分,扣完为止)15. D (2)16. ⑴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⑵周、隋两朝的晚期 (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堂会让一个国家灭亡)。[5分,(1)2分,⑵3]

17. 王之蔽甚矣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4分,各2分) 18.   “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4分, 由字义引发理解2分,人物形象2分)

2016·浙江省温州卷】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6分)

  1)近塞上之人有术者,马无故而入胡。(《塞翁失马》)

  2斯人,吾谁与?(《岳阳楼记》)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安陵,安陵君其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3.  (6分)(1)善于、擅长   逃跑 2)没有  归依 3)交换   答应

(二)(12分)

短文两篇

[]苏轼

http://s11/mw690/001nwaX1zy75I7gmCkG8a&690
【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的戏称。

1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欲遣人求之        2)而李江州忽送一部     

  3)昨日一牛病死        4)用其言而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15.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苏轼的生活情趣。参考已有批注,给【甲】【乙】【丙】三处作批注。(6分)

  【甲】每体中不佳,辄取读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不过一篇      

  【己】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丙】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12 分)13.   (4分)(1)正、刚刚(2)给予、赠送 3)几乎   4)见效、奏效14.   (2)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15.  (6 分)【甲】示例:陶诗对他宛如良药,可见苏轼对陶渊喜爱之甚,又读得小心翼翼,舍不得一下子读完, 真有意思*

【乙】示例:如孩童得一糖果,惟恐一口吃完,真是可爱之人!而“无以自遣耳”,隐隐透露出作者的生活境遇。【丙】示例:“不识”与“识之”,形成对比,看似平常语气,却有一番惊喜。他是以“老妻”为豪。

2016·浙江省绍兴卷】

(二)阅读《陶渊明:四海和丘山》,完成9 -17题。(39分)

陶渊明:四海与丘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父亲都作过太守。后家道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孟嘉家生活。陶渊明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描述外祖父:“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傍若无人。”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受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既有“猛志逸四海”的追求,又有“性本爱丘山”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愿,担任祭酒一职,后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安帝隆安四年,他又投入桓玄门下。元兴二年,桓玄篡夺帝位,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再返田园。元兴三年,刘裕起兵讨桓平叛。陶渊明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冒险到到建康,担任刘裕参军。他写诗明志:“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义熙元年秋,他任彭泽县令,《晋书·陶潜传>记载: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贵避抱赢疾。复为镇军、建成参军,谓亲朋日:“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日:“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责,不私事上官。郡遗骨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

辞》。

    宋文帝元嘉元年,他已贫病交加,但对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的粱肉,他挥而去之。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遗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答:“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虽然生活清贫,但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他在《与子俨等疏》中描写自己的情趣:“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遏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种快乐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他的笔下,田园生活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又如《读<</span>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颅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因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好一个“不乐复何如”!陶渊明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只是因为有这种热爱自然、怡然自得的精神品格,他能比较容易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晋书‘陶潜传》记载:

    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蛄,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_章自娱,颇示己志。忘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十分推崇这位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他认为陶渊明那些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诗篇可以使人忘却世问的奔竞争夺,培养旷远、真率的情感'获得精神的自由。到了隋唐,陶渊明得到的评价越来越高。北宋年间,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欧阳修盛赞。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评价“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苏东坡在《与苏辙书》中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③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摘编自《陶渊明诗文》及有关资料,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弦歌:出任邑(县)令。②三径:常指归隐后的住所。③癯:瘦。

  【读·通文字】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6分)

    (1)妻子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请种粳          (2)简贵    )

(3)拳拳乡里小人邪      (4)先生不知何人也    )

    (5)置宿而招之          (6)饮辄尽    )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3分)

    A.吏白应束带见        孔子云:何陋有?(《陋室铭》)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B.亦不详姓字          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赋《归去来兮辞》   奔倚其下(《狼》)

D.忘怀得失,此自终      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ll.为文中画横线处断句。(用“/”断三处)(3分)

      簿           疾。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大意。(3分)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译文:                               

【参考】起:①站起,起来;②兴起;③起用;④出现,产生;⑤建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10版,商务印书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析文章】

1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和评论陶渊明的?简要归纳,填入下面方框内。(4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_--抱负情趣--(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14.文中有三处提到陶渊明的“志”:“猛志逸四海”,“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结合全文,简要写出陶渊明“志”的具体内涵。(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品文学】

15.《读(山海经)》(其一)如何体现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这一点?请结合这首诗的词句加以品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在介绍陶渊明时,为什么要多次引用史料?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悟文化】

17.儒家主张“济世安民”,道家崇尚“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自然平和”。陶渊明是“儒”?是“道”?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积累,参考名家点评,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8分)

  【儒家情怀】“陶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正是:……翻身一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                   ——一梁衡

  【道家风骨】“(陶)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                                       ———鲁迅

  答:_____________

9(l)固:坚定,坚决;(2)索:向来,一向;(3)事:为……服务,服侍,侍奉;(4)许: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所;(5)或:有的,有时;(6)造:往、到。  10 11.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12. 因为(他的)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起用(他)担任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辞官回家了。  13(1)身世(姓氏籍贯和家境);(2)仕途经历;(3)作品特色;(4)文学地位。  14.“志”的具体内涵是:心怀为国为民、大济苍生的愿望;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喜欢读书、饮酒、写文章;厌恶黑暗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自由自在、率真自然的田园生活。  15(l)能从“草木长”、“树扶疏”、“微雨”来、“好风”俱等普通的自然现象中体味到自然之乐,(2)能从“众鸟欣有托”想到自己也有居室而感到快乐;(3)能从“既耕亦已种”、“摘我园中蔬”等普通的劳动生活中体味到耕种之乐;(4)能从“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等普通的生活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中体味到交友之乐;(5)能从“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等普通的读书生活中体味到阅读之乐。16(1)能丰富文章内容,使对陶渊明的介绍更全面;(2)能更好地突出陶渊明某一方面的特点,(3)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4)能使行文比较活泼,语言文白相间,古朴典雅,增添文章的形式美。  17.示例:陶渊明是一位融合了“儒家情怀”和“道家风骨”的文人。起初,化心怀大济苍生之愿,后因社会现实逐渐走向平和宁静(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率真自然)的田园生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活。文中写他“猛志逸四海”,多次投身仕途。梁衡也提到他想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这些都表现了陶渊明心怀天下,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儒家济世情怀。后来,他终因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而坚决辞官、荐返田园。从田园生活中体味到快乐,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如鲁迅所说的那样,穷到衣服破烂不堪还在悠然地采菊;也如《归园田居》(其三)所写,他在南山下耕作,虽然辛苦,仍陶醉于田园生活。总之,他从满怀儒家的济世情怀走向看似洒脱的道家风骨,这也是中国很多文人的人生经历。

(1)写出下列诗句中典故的常用义。(2分)

   ①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饮马长城窟行》)     )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

附加题(5分)

       (l)①书信  ②信使(送信的人)

2016·浙江省湖州卷】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天柱折,地维。(    

  2)菊之爱,陶后有闻。(   

  3)会天大雨,道不通,已失期。(   

3.1)绝:断(2)鮮:少(3〉度:估计,推测,揣度 评分标准:共3分,各1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15-19题。(14分)

愚溪诗序

[]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

    【注释】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④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灌水之,有溪焉    本在冀州之南,河之北

  B.故之为愚溪    湖中焉得有此人

  C.皆山水之    邑人之,稍稍宾客其父

  D.大舟不入也    潭中鱼百许头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译文:                   

17.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18.“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答:              

19.作者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答:              

(二〉(14 分〉15.     评分标准:3分。16.  示例:愚泉共存六个泉眼,都是从山下平地上涌出来的,原来这泉水是向上冒出的啊。评分标准:共3分,意思对即可。17.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评分标准:共2分,每处1分。18.  当地居民有的称之冉溪,有的称之染溪,莫衷一是,争论不休。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对即可。19.   示例:愚公下定决心移山,并看到“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共“愚”实是志向远大、目光长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題),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柳宗元在文中以“愚”自称,并以“愚”來命名丘、泉、沟等景物,认为自己的处境和秀美的景色一样无人赏识而“无以利世”。因此他是以“愚”自嘲,借“愚溪”比喻自己,透露出被统治者排挤、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和愤激。评分标准:共4分,答出对“愚”的不同理解2分,结合文本内容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2016·浙江省舟山、嘉兴卷】

4.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 A   )(3分)

A.杂然相           时人莫之

B.及鲁肃寻阳       人恒,然后能改

C.执而临之         勋十二转

D富贵,无相忘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得也

(二)与王介甫第一书(15分)

【宋】曾巩

巩启: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巩再拜。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略有删改)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间 以 王 回 文 示 之 亦 以 书 来 言 此 人 文 字 可 惊 世 所 无有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及舟船侍从以西           2不与足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下共讲评之(   

3)欧公更欲足下开廓其文(    4)余到京作书去(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耻也。

译文:            

17.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2分)

答:           

18.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推断。(3分)

答:           

(二)14.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15.(1)向西行进(向西前进)(2>遗憾(3)稍微(4)等待,等到 16.假使像这样的文章,不在当代辉煌,我们这些人可要感到羞耻的啊!(假使像这样的好文章不为世人所知,是我们这些人的耻辱。)17.不用生造的词语,不可盲目模仿前人的写法,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应取法自然。18.一方面向王安石介绍自己的行踪(与欧阳修会面情况),表达与王安石的浓厚友情;另一方面,转述欧阳修对王安石文章的赏识及改进意义,希望王安石能尽快与欧阳修建立联系。(热情推荐王安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