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逛商场,才知道是父亲节。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相对于母亲节,父亲节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一个节日。商家抓住各种理由和借口竭尽全力的搞促销,而我,却在此时,悄然隐退到人群之外,独自品味着这个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这辈子,我好似注定跟父亲没有相聚的缘分。小时候父母异地,我跟着母亲生活,就具体生活细节来说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差不多。30多年来,我压根就没有正儿八经和父亲在一起长时间生活过。即使在他临走的那一刻,我从接到大哥的电话,再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父亲的病床前,最终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父亲走了,仓促而平静,走的一点征兆也没有。
小时候,跟父亲相聚大多时候是在梦里,梦见父亲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回来了,我就像一只就别了主人的小狗,快快活活,摇头摆尾迎上前去,抱着父亲的双腿直撒欢儿。有时候,梦会应验,父亲真的回来了。给我带回来一些好吃的东西,或者是带来他亲手扎制的兔灯--兔子脚下有木制的轮子可以滚动,肚子里能点上蜡烛能炫染出一遍红彤彤……。
偶归的父亲坐下来想跟我亲热,而我则像见了生人的小狗,汪汪乱叫几声,然后远远地躲避着,扭扭捏捏好半天。父亲跟我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隔的时间太久远了,一时半会,怎么能够弥合得了时空的距离感和感情的生疏感呢?
成年以后,独自在异地他乡工作成家,才和父亲走得更亲近些。和所有的父亲一样,从我要嫁的那天起,丈人就怎么也看不上未来的女婿,总觉得小任不是他能托付女儿的那个人。
每每感动于七八十岁的他,总记得在我生日的那天准时打来电话提醒我吃碗长寿面;得空还会和我探讨一下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道路改建方案是否合理;偶尔会在夜晚突然打电话说在报纸上看到我住的生活小区有户人家被盗了……点点滴滴的牵挂和关爱就在他絮絮叨叨的电话里蔓延开来,使得我在烦躁匆忙的生活中已经逐渐淡漠的心又变得温暖而潮湿。
父亲在世的年月,好像也没有父亲节一说,我也从来没有在哪个固定的日子里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一直以为体格健壮的父亲肯定能活得很久远。
父亲的生日在2月,我的生日也2月,突然地,就在去年年前的几天,他又毫无征兆的把自己的忌日永远的定在了2月。
父亲离去时83岁,也算高寿。身边的人安慰我说,这属于白喜事。
喜事也好,悲伤也罢,只知道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父亲了。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迟早会有父母相继离去的那一天,这是生命的规律。对我,却不仅仅如此,父亲,在我生命中,更多是一种象征。
以至于从少女时代开始,我总是对温和而年长的男子,容易产生依恋般的温情,想象着未来的岁月里能有一个年长的男子牵着我的手,温暖而坚定,给我安全让我依赖。心里学上称这是“恋父情结”,是年幼的我缺少父爱的终身后遗症!
同样的2月里还有情人节,那应该也是个让习惯了平淡的人们尽情宣泄情感的日子吧?
然而我觉得,在我的生命里,2月注定是伤感而缠绵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