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对爱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同。
青春年少,浪漫年华,心中憧憬的爱情就是生死与共。幻想着两个相爱的人,在遭遇重大考验的时候,不离不弃,如若不能同生就一同死去。那种壮烈凄美的故事激励着年少的我们对爱的无限遐想。后来,才知道,这种壮丽的爱情只存在于故事之中,现实生活不会演绎也就无法验证。
成年以后,理想中的爱就是拥有美满的婚姻,彼此平淡的相守。一杯茶一顿饭,回家时窗口亮着的那盏等待的灯。沙发上两人依偎着观看娱乐电视,聊着工作生活中那些琐碎的事,彼此关爱着牵挂着,对方生病的时候能无怨无悔的在床前悉心照顾。。。。。。后来,才知道,在中国大多数人的婚姻中,这些看似平淡的情爱,墙角旮旯里都难得找到。
现在,爱的感受平和从容,与其说是丧失了年少时对爱的炙热,还不如说是更加尊重现实,更加屈从于无奈。在对爱的渴望和需求之余,更多的只要希望对方平安健康,只想对方轻松愉悦。珍惜刹那间的真挚温馨,不能也无法奢求太多。不敢想象未来的日子,所以分外珍惜相守时的点点滴滴,看得太远就唯恐看到了没有彼此的未来,反而不确信了现在正在过程中的感动。
看来,爱的朝朝暮暮;爱的相濡以沫;爱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生与我,注定是个圆不了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