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老徐(徐静蕾)这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子的文笔风格,她的博客点击率高达13308。
她最近一篇的博客题目是“电影院如天堂的日子”。写到““电影院如天堂的日子,如果不是早就过去了,就是还没来临呢。”
我是喜欢电影的,即使是家里拥有最好的家庭影剧院设备,也无法代替坐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感觉。
小时候看电影是一种奢侈,在娱乐生活匮乏的年代,花上几毛钱买两张电影票,妈妈带着我去看电影,我个头太小常被前排的观众挡住视线,妈妈就每次都额外带上小方凳放在座位上,以增加我的高度。童年的时候哥哥还骑车带我去看过露天电影,在市区某个广场上,黑压压的人头无序的挤在临时拉起的荧幕下,正反面都能观看,影像却是相反的。那种场面仿佛就在昨天。
后来普及了VCD,DVD,花上一块钱租个碟子,什么大片啊连续剧啊,穿着睡衣躺在沙发上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各家电影院也因此萧条,或者换成了24小时循环放映的录像厅。。
九十年代初在常州读书,当时常州建成的“亚细亚影城”,是全国最大的立体声影院,同学们还相约专门去看了电影,那是从伙食费里省下的零花钱啊。
在北京帮忙工作的那段时间,不加班晚上总是空闲的,北京的朋友们带我去青鸟健身,去三里屯酒吧,逛燕莎赛特,偶尔也是看电影的,那时候才感觉到看电影是种享受,高档奢华的影院,宽大舒适的座椅,没有拥挤没有嘈杂,经典大片杰出的音响效果,恰如其分的情绪调动,那种感觉是看DVD所不能代替的。
再后来合肥也有几家比较好的影院,只要有空也常和朋友一起去吃个饭,喝杯咖啡,等待电影开场。元一环球影城属于其中之一,最主要的是那里可以停车,四楼和影城在一起的是“美味世界”小吃世界,孩子们应该是比较喜欢的,上次和W去看过一次电影“命运呼叫转移”,其实我之前已经看过了,觉得这部片子轻松幽默的画面中喻意较深的人生感悟,特地请去感受一下,可惜去晚了,电影已经开演一小半,加上这家伙手机响个不停,中间还间或着出去打个电话、安排些其他事,压根没能看完整,可惜了那部片子。但无论如何然一起去看电影,那种感觉还是温馨浪漫的。
这才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看电影的乐趣的,只有象我们这样的没有繁杂事务的普通人,才能放下一切静下心来享受着生命中平凡而惬意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