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学区资源 |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案例
课题:商不变的性质。
工人村二校
陈霞
1.揭题提问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呢?
生互:学了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
生2: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生3:为什么商不变?
生4:在什么情况下商不变?
生5:既然是商不变,那一定在除法里,除法里还有被除数和除数,那么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
生6:和以前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
生7:难学不难学
根据学生提问,教师板书如下:
(l)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2)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
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不变?
(3)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途?
2.组织探究活动
(1)大胆猜想。
师: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二个问题,谁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到底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也就是说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变呢?
生1:我猜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相同的数,它们的商不变,加上不相同的数,商肯定会变。(板书:同时加上)
生2:我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它们的商不变。
师:嗅,你猜想的是同时减去。(板书:同时减去)
生3:我猜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板书:同时乘以)
生4:我猜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板书:同时除以)
师:大家说得很好,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我们就以16+8=2为例(板书),大家小组合作,分别举例来验证这四种猜想,看看,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商是不变的。开始。
(2)验证猜想。师:哪个小组先来交流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这种情况?
生 1:( 16× 2)÷(8 ×2)= 2
生 2:( 16 ×
3)÷( 8 ×3)= 2
生 3:(16 × 10) ÷(8× 10)=2
生 4:(16 ×5)÷(8×5)=2
生 5:……
师:大家还有很多例子,我们不再往下写,用……表示还有很多。
师:大家观察以上这些算式,验证的结果怎样?
生:商不变。
师:商不变,什么在变?
生:被除数和除数在变。
师: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商不变?
生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一个数,它们的商不变。
师:(见不少学生欲发言)谁还想来说一说。
生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它们的商不变。(板书:商不变)
师:好,对于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又是怎样的?谁来交流你们小组讨论的情况?
生:(16÷2)÷(8÷2)=2
( 16÷ 4)÷(8÷ 4)= 2
( 16÷ 8)÷(8÷ 8)= 2
( 16÷ l)÷( 8÷ l)= 2师:别的小组验证的情况怎样?
(生回答,师用省略号表示)
师:观察这些算式,验证的结果商怎样?
生:商不变。(齐说)
师:商不变,什么在变,怎么变化的?
生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它们的商不变。
生2:……(相类似);
师:现在谁能把商不变的这两种情况连起来说一说?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它们的商不变。
教师露出赞赏的表情,板书:或者。
师:谁还想再说一遍?
生:(重复一次)
师:刚才已经验证了两种猜想,而且都得到了肯定,我们继续验证下去,(指着“同时加上”)这种情况谁来举例?
生 1:(16+3)÷(8+3)=1…… 8
生 2:(16+10)÷(8+10)=1……8
生 3:( 16+5)÷( 8+5)=l…… 8
生4:……
师:观察这些算式,验证的结果怎样?
生:不变。(生以为都是l……8,所以说不变)
师:我们把这些算式与16÷8=2比较,现在的商怎样了?
生:变了。(板书:商变了)
师:说明什么呢?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数,它们的商变了。
师:那说明这种猜想不能成立,我们接下去验证最后一种增况。谁来交流?
生 1:( 16- 3)÷( 8— 3)=
2……3
生2:(16—2)÷(8—2)=2……2
生3:(16—4)÷(8—4)=3
生4:(16—6)÷(8—6)=5
师:验证的结果怎样?
生:商也变了。
师:在什么情况下商变了?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商会变的。
师:验证的结果说明什么?
生:被除数和除数只有在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的时候,商才不变。
师:(指向第2个问题)现在谁能回答第2个问题?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它们的商不变。
师:说得真好,现在大家对于商不变的条件还有没有问题?
生:老师,我觉得这个相同数,零应该除外的。
师:为什么?
生:零不能作除数。
师:对啊!那乘以0可以吗?
生:不可以,乘了零,除数得零,还是要作除数的。
师:太好了!你们发现了关键问题,老师要向你们学习。
师:现在咱们来完整地回答第2个问题。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师:讲得太棒了,这就是今天我们共同探究出的商不变的性质。
3.明理内化
师:请大家轻声朗读一遍,再一次体会并理解商不变的性质。
师:你在体会的同时,觉得要提醒大家些什么吗?
生1:我觉得“零除外”很重要。
生2:我觉得“同时”两字很重要。
生3:我觉得要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而不是不同的数。
(老师分别在同时、相同、零除外下面用红笔画圈)
师:大家理解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有关练习。
(1)独立练习;(2)辨析练习;(3)发展练习。(练习题略)
4.组织第二次探究活动
师:刚才我们一下子解决了两个问题,下面我们继续研究第三个问题。
师:(指向黑板)请你再来猜猜,学习商不变性质有什么作用?
生1:我想可能会使计算简便。
生2:可能使我们计算得快一点。
生3:……
师:你能举例说明使计算简便吗?
生:20÷4=5
200 ÷ 40= 5
师:怎样算的?.
生:同时抵消末尾的一个0,还是想20÷4=5,所以也等于5。
师:去掉一个0,表示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
生:表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它们的商不变。
师:根据是什么?
生:商不变的性质。
师:非常好,谁还能再举些例子吗?
生 1: 32÷8= 4
320÷80=4
生 2:1200÷ 400=3
生 3:3600÷900=4
生4:……
师: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时,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使还写简便。
5.激励评价
师:针对刚才的评价表,请你谈谈今天你有些什么收获,对老师、自己或同学有些什么建议。
生1:今天的学习使我知道了商不变的性质,知道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生2:我觉得今天我学得很好。
生3:评价评出了我的自信。
生4:今天学习的内容和以前的旧知识是有联系的。
上述教学案例中,问题的提出采用了“揭题提问”策略,不但使学生明确了本课学习目标,同时明确了探究方向,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强烈欲望。探究阶段,采用了“猜想——验证”策略,学生在大胆猜想、验证猜想的活动中,发现了“商不变的性质”,学会了“猜想——验证”的探究方法。明理内化阶段,教师采用让学生谈体会、独立练习、辨析练习及发展练习,使学生对“商不变的性质”理解更深刻,同时使知识内化为能力。评价阶段,教师设计了自评和互评表,不但评知识的掌握,而且评学习的态度、学习的能力等,通过评价,使学生获得了体验,增强了自信心,为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问题是探究的开始,探究是主动学习的核心,明理内化是探究成果的巩固,激励评价是探究活动的继往开来。实践证明,“问题,探究,明理,评价”探究性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后一篇:《我是什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