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朝女道士的《相思怨》

(2024-07-12 08:32:34)
标签:

散文

唐朝女道士的《相思怨》

 

在中国文学史上,要说文学创作的巅峰,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唐朝,唐朝的诗歌发展那是最巅峰的时刻,很多有名的诗人都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而且还有不少的女诗人,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因此女子地位也就提高了,加上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也出自唐朝,唐朝的女人还是相对自由的,也就诞生了不少的才女,当时有个叫李治的,她和别的才女有所不同,因为她是个道士。

李冶,字季兰,出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30年)。家住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他自幼长得容貌俊美,而且十分的聪明伶俐,尤其是在诗歌的创作天赋上,在整个唐朝的少年天才中,也十分的少见。

骆冰王在7岁的时候写下了传唱千年的《咏鹅》,但是如果和李治一比那就又是小巫见大巫了。李治在年仅六岁的时候就写下了传颂一时的《咏蔷薇》:“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可以看出来,在用词上要精妙的多。

李治的父亲看了李治的诗后,却觉得李治的这首诗透露出不祥之兆,这哪里是一个6岁的小孩能写出来的,分明是一个待嫁女子的思夫心绪的表达,李治的父亲唯恐女儿将来成为失节的妇人,败坏了家族的门楣,于是在李治十一岁的时候便将其送到了一家道观出家了。

虽然李治的“身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她依旧过得潇潇洒洒,出则高朋满座知名作家陆羽和释皎然都是她的好朋友。入则翰墨挥毫,虽整日面对青灯古佛,当时却从未改生性的浪漫,诗词歌赋具信手拈来。

《唐才子传》记载李治在道观中的生活:“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而当时的唐朝风气十分的开放,坊间道武则天、杨贵妃、太平公主、玉真公主等等著名女性的故事,早已经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李治对于她们的生活自然也是心向往之,因此她虽然生活在道观,但却和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才子有过感情上的牵连,和茶圣陆羽,也是至交好友。

人们对于她诗中所蕴藏的情情爱爱也是见怪不怪了,不过她有一首诗实在是太过于肉麻了,让人不敢相信是一位女道士写的。

《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这句诗的意思是:人们常说海水深不见底,但是却抵不上我相思的一半。海的面积宽阔无边,但是我的相思却渺无边际。我拿着琴登上高楼弹奏,月亮圆满而我却在高楼虚度光影。弹完了一首相思曲,相思的愁肠也随之一起断了。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题材。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歌颂爱情的作品就浩如烟海。

从《诗经》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到李商隐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再到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首首至美的爱情诗,总是动人心弦。

身为女道士的李冶,多才多艺,又多情。在她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感情真挚的爱情诗。《相思怨》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从题目中的“相思”二字,我们便可以得知李冶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是抒写了她自己的孤独与寂寞,表达出对情人的相思之苦。全诗语言虽然直白,情感却十分真挚,让人同情,惹人心疼。

综观李冶的这首诗,题材虽然平常,但是写得不同凡响。无论是以海水之深,喻相思之深。还是以楼的空荡,月的清冷,琴弦与愁肠的共断,体现相思之苦,都极具感染力。总的来说,唐代一位女道士,却写下一首至美的爱情诗,成为千古名作。

可以说李治的《相思怨》充分的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相思之苦,意境悠远而且感人肺腑。一扫古时女作家的羞涩之态,大胆的表达自我内心真实的感情,这在开放包容的唐朝也实属少见,更何况这首诗的作者还是一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女道士。

文坛有一句话叫做:“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到最顶峰的一段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惊才艳艳的诗人。但是在唐朝富有才华的诗人很多,真正有“风骨”的诗人却很少,而李治绝对是一个有风骨的女诗人。

作为一名女道士,她却曾写下了最肉麻的一首诗,完美表达了男女相思之苦。

自古以来,相思诗词并不少,其中,许多男性诗人也写就了许多优秀的相思诗作。女性的相思作品更加细腻动人。女诗人笔下的相思,多是从细处着眼,抒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许多从生活经验和真实感受中而来,所以,显得格外动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