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亚明
黄亚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266
  • 关注人气:2,9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经史悟人生态度

(2024-05-27 07:17:55)
标签:

散文

读经史 悟人生态度

 

《道德经》里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要我们以水为师,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如果把人的脾气比作水,那么胸怀格局就是一条条河道。格局越大,脾气越小。就如水在宽广的河道中自在流淌,轻易不会冲出堤岸。格局越小,脾气越大。遇见一点风波就越过堤坝,不仅伤及无辜,还要冲毁庄稼。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于自己无能的愤怒。

你是什么脾气,就是什么格局: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大脾气。脾气越大,越是暴露出这个人的修为不够,心胸太窄,格局太低。脾气人人都有,拿出来是本能,压下去才是本事。如果说脾气猛如虎,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心灵的驯兽师。看管好内心的野兽,慢慢学着做一个温和而又安静的人。

期待少。《道德经》有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切实际的期待,是内心一切痛苦的根源。年轻时,渴望得到一笔财富;等有了钱,又寻觅一位完美爱人;结婚生子后,期待孩子能有出息。希望所求事事顺心,就连抢红包都要是手气最佳。预设的期待过高,一点不如意就叫人灰心丧气。却忘了降低期待、悦纳平凡,才是我们毕生的课题。

人的一生有三个过程:接受父母是普通人,接受自己是普通人,接受孩子是普通人。人在时光中一天天老去,内心的奢望也渐渐消失。少一些无谓的期待,生活中反而处处都有惊喜:爱人也许不够完美,却是世上最懂你、疼你的人;父母没能给你最好的条件,却甘愿为你倾尽所有;孩子可能没那么优秀,但好在善良、健康、懂事。一家人在一起,过普通人的日子,享受普通人的快乐,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这些平凡的喜悦虽然微小,却能让你时刻被幸福围绕。

心态好:《道德经》有言:“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这是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人生路上风雨兼程,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阴风怒号。就如同西天取经,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很多困难。只要心态好,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翻过一山又一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小时候,认为幸福是件东西,拥有了才幸福;长大后,认为幸福是个目标,实现了才幸福;而现在,终于明白幸福是一种了悟,想开了就幸福。

佛说:境由心转,相由心生。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坏的一面,就有好的一面。我们不能改变事情的性质,但能选择看待事情的角度。心态好,则事事好;心放宽,则事事安。

一般平衡论认为,人性是“自然我加当然我加超然我”的三我一体。“三我”是人性的充分必要因素。“三我”是系统属性,存在模式是“我”的生态环境。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没有剩余智慧,人与人的本质区别在于有多少剩余智慧,以及如何运用剩余智慧,用于求生存还是求名利?用于求平衡还是反平衡?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生存模式不同,即自然我、当然我、超然我三者所占的比例不一样,先后秩序不一样。而对名利的态度正是一面看人性的照妖镜,是人是鬼?在名利面前必会露出真面貌。

人之所以是人,正是因为人的“三我一体”,缺一就不可称为人。世界上不存在100%的自然我、当然我或超然我。100%的“自然我”不是人,而是属于动物;100%的“当然我”不是人,而应叫妖怪;100%的“超然我”也不是人,而要叫神仙。凡人就有肉体凡胎,血肉之躯就是“自然我”。同样,“三我”不能等于0,“自然我”等于0是死人,“当然我”等于0是天使,“超然我”等于0是魔鬼。

“三我”的优先秩序决定成为那个“我”:“自然我”优先且只知求生存,而不知名利;“当然我”优先求名利,且忘了生存;“超然我”优先求更多人更好地生存。唯有“当然我”的人性才叫做贪婪,“自然我”仅仅是贪生而已。贪财怕死是天性。“自然我”就好比动物,“当然我”则犹如魔鬼,“超然我”好比“天使”。所以说,人性是天性+魔性+佛性的三性一体。

人性源自于天性,“自然我”同于天性,“当然我”异于天性,“超然我”回归天性。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三我”结构不同,在不同的时空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我”。“自然我”表现为人性中原始、真朴和本能的一面,“当然我”表现为人性中弱点、原罪和丑恶的一面,“超然我”表现为人性中高尚、伟大和完美的一面,所以要“一分为三”地看一个人。

天道自然,人道当然,圣道超然;物性自然,人性当然,神性超然;自然客观,当然主观,超然中观。“自然我”中的“自然”是客观规律,总是顺其自然求平衡;“当然我”中的“当然”是主观欲望,总是悖其自然反平衡;“超然我”中的“超然”就是中观神圣,总是道法自然回归平衡。人性是天道+人道+圣道的三道一体,也是客观加主观加中观的三观一体。

“自然我”无智无欲,遵循“生存智慧→求存求活” 存在模式,总是自然而然趋于平衡;“当然我”有智有欲,遵循“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存在模式,总是当然而然不平衡;“超然我”大智无欲,遵循第三存在模式,总是呈心理、生理平衡,总是与社会、与自然平衡的和谐状态。当然我:计自己利加求当下名;超然我:计天下利加求万世名。超然我是达道的智慧,就如同佛陀讲的般若。

人类与另类区别的本质标志是有没有剩余智慧,而人与人之间区别的本质标志是如何使用剩余智慧。剩余智慧执于求名求利就是“当然我”,用于求存求活就是“超然我”。“我”自然质朴才可爱,愈“自然我”愈可爱;“我”为名利所累着实可恶,愈“当然我”愈可恶;“我”超然名利才可敬,愈“超然我”愈可敬。“当然我”只是小聪明,“超然我”才是大智慧。

汉语的“心”字不仅指人的大脑、智慧,更是人之三观、思维模式。人性也是三心一体:自然我的血肉之心加当然我的人欲之心加超然我的天道之心。血肉之心是人的生存智慧,人欲之心是剩余智慧用于求名求利,天道之心是人的剩余智慧用于求存求活。天道之心相当于阳明讲的“心即理”之良心良知。在人这个臭皮囊里装着什么“心”:是人欲之心→负能量多,还是天道之心→正能量多?修心就是一个化负能量为正能量的过程。个人之价值=正能量-负能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