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流深大美不言
(2024-02-25 08:09:10)
标签:
散文 |
静水流深 大美不言
老子:静水流深。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智慧就好像水一样,惠及人与万物;智慧也像平静的水面,平平常常,波澜不惊,所谓“平常心是道”。智慧虽然朴实平常,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古人用“静水流深”来形容这种状态。向河里扔石头,如果发出较大的响声,说明水浅;如果没有声响,说明水深。这就是“静水流深”的道理。
有人问大珠慧海道士:“你还用功修行吗?”道士回答:“我还用功修行。”又问:“怎么修啊?”道士说:“饥来吃饭,困来眠。”这个人觉得很奇怪,说道:“人都这样,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为什么别人不是修行,而你是在修行呢?”道士说:“这是因为他们吃饭时百般计较,睡觉时万般思索,所以他们吃饭的时候没有真正吃饭,睡觉的时候没有真正睡觉。”
我们希望感悟深刻的道理来指导生活,殊不知真理往往很简单,只是需要用一生去领悟。最深刻的道理就如同“静水流深”,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但正是大智慧所在。
王阳明有一首诗: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不过是告诉我们,大道至简,道法自然,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其它无须刻意用功,物来而顺,无心而为,自然地行事。
“静水流深”,识得此,“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便可以窥见生活的奥妙,洞悉人生的真谛。人生,到最后,落实到一粥一饭间,就变得踏实妥帖。
周国平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但真正的深水,从来都是静静流淌。为人也当如此,处世谦和,态度柔和,但胸中自壑。
静水:象征着为人处世不张扬,态度柔和;流深:意味着胸中自有万千丘壑,真的是很有想法、很有内容。 静水流深的真正含义恰可比喻为做人的态度: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这样就能拥有和谐的生命,拥有长久的快乐,拥有真正的自由。 静水流深,一个平常极为少用的成语,极富内含。想到对外而露着的静水下的另一片世界,谁也不知有多少的劲流在涌动,狂澜,让人思绪猛然,气闷,压力很大。 静水流深,从字面上看来,这个成语是对大海、江河、湖泊等水自然现象的描述。简单的说来就是我们看到的水平面,常常给人以平静的感觉,可这水底下的世界谁也不知有多深?底下有多少东西?或许还真是一片碧绿静水,或许急流向前,或许有许多旋涡,或也许还是一个暗流涌动的世界。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未知世界里,一切都不能知晓。
很多情况下,人们是用这个简单的成语来描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国人讲修身,大凡是成功者,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这些人,往往能在喜悦中沉静中思考,在失败中从容面对,很少言表于脸上,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把这种中国人的思想推到了至高的境界。中国人了不起,能让这么一个自然现象去禅释心灵深处那些轻易不能到达的境界,表达得又是如此的酣畅,淋漓尽致。静,就是生命的完满,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体现;深,就是生命的蕴藉。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不言语,它只是美丽着。一个人能否沐浴在天地万物中,感受到美无处不在,关乎于内心。我们能欣赏一朵花的美丽,这本身就是几百万年人类进化的产物。别的动物,也有眼,甚至比人的还要锐利,譬如鹰;但是,它这锐利是为了看清楚它的猎物,而不是为了欣赏一朵花的美丽。
一个孩子站在花的前面,他会体会许多生命的道理,观察一朵花的绽放,对生命的诞生寄予祝福;花开时刻,他懂得珍惜;花落凋谢,他领悟这是生命的必然。豁达的心态在生命里产生了智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有“静水流深”的心灵才能真正看见。
高山不语,自是巍峨;蓝天不语,自是广博;雁过长空,影沉寒冰,岁月山河的美,禅中有深意,静中有乾坤。山水有魂,草木有韵,天地有大美。静水流深,智者无言,心中有日月。
天地的“大美”不是不言,而是不能言;四时的“明法”不是不议,而是无法议;万物的“成理”不是不说,而是说不出来。世有大美而不言,本意表达人面对美丽的自然风景说不出话来,无话可以形容,或者美丽动人得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写下大美无言,惊觉无言的高深。无言已言,不说已说;不必显露,已是高贵;不谈美丽,已成优雅。
大美,是一幅宣纸上用笔墨点装的自然山水,意境十足;是一坛深埋土壤不经发酵过的陈酒,不待嗅闻,已醉了心;是一首从陌上平平仄仄走来的诗赋,穿透满山遍野后的荡气回肠。大美无言,却是韵雅万千集于一身。投足举手间落落大方,低眉含笑里盛世欢宠。这需要精致,这样的精致,就是卸去枝枝叶叶的繁杂,化身成翩若惊鸿的轻盈来穿梭在人海潮流之中,用极简方式点装生命的绿色,善用于非凡独特的风骨来与世共存。
大美,无端的好。听着,就舒服,内心便微波荡漾。绝世的美,不外乎内心所盛装的自然。这里说的自然,是接物待人的自然,从言行透露的那一分高尚的贵气。秉承自然,心身合一。纯粹的人,就是一种简单的雅致,素静的贵气。相处之时,不必言谈。却让人十分的轻松安然。往来之间,不必刻意。却让人离去而念念不忘。世间的美,看似形形色色姹紫嫣红,媲美不足而一。只是,众美纷呈,万物归宗终究回到简美。
大美,于内修。体现在容颜之上的精神,自然流露的出与岁月欢歌却不被风雨所摧残成凋零,与时光同好却不因刻骨铭心的遭受所枯竭黯然失色。人生最贵,不过大美之气色。大美之身不被尘世间的光华所凌乱,那么她的生活写照应该是这等的妙美:过往,是故事。
内容情节不庸俗且耐人寻味。当下,是化身。心魂的骨朵在盛放,是清高呈于外,素简筑于心,而不将就慕尚于形式上的美。当下是不折不扣的追求自身的完美,而内外皆是流转出冰清端庄的贵气,随风转悠,随雨化蝶。大美,与众不同之处:不需要在万千人群里攒动,却有着万千人群里攒动的惊人气场。不追风跟随着修饰的小美,却又不失优雅立身行世后磅礴绝美。而这些看似不显眼,却又能丝丝入扣于人心的形态与气神,就是于所有的人奔着形势上的美而去时,它却独守着一分清欢去净心修寂而来。当然了,一个人的从感观上的初美是离不开容颜上的洁净,少不了立身行世的衣着形体的端正。
每一人,都有追求着美,也因为美的立身让人视若珍宝悉心呵护,也是象征着一个人在社会的标致。大美,是活着的精致,是体面生活的需要。精致,不仅仅限于外颜体上洁美,或者是拥戴上昂贵表现。真正的精致,就是内心深处的精简所自然而然体现出来的雍容华贵。它是玲珑,却不需要八面;它是,惊艳,却不需要向外刻意索取眼光和惊叹。
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所说的意思,天地具有伟大的美却不需要言语来宣扬,四时运行具有明显的规律不需要再去讨论,万物的变化具有现成的规定不需要议论。
简而言之,大美无言,不是因为她不言。大概是她处于心无旁骛专注抒写着内心那一幅诗意的山水吧,却不知往来行人用惊慕的眼光欣赏她的大美吧。
我想,最美不过不懂得自己竟是如此的美吧。自己的美不知觉,仍然一路追求更高尚的大美。这样的人应该称为雅人深致吧,怎奈得行人不驻守在灵秀里欢喜呢?
在沉静中对万事万物报与淡淡的浅笑,不动声色,却一直有着蓬勃丰富的思想,谁能说不是一种与思智的隽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