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懂得在恶劣环境中低头

(2024-01-26 08:41:18)
标签:

散文

要懂得在恶劣环境中低头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故事:一阵狂风,把一棵大树连根拔起。大树看到旁边池塘里的芦苇就问:“你看我这么粗壮,为什么被风刮断了,而你那么纤细的,却平安无事呢?”

芦苇回答说:“我知道自己软弱无力,就低下头给风让路,避免了狂风的冲击;而你却拼命抵抗,结果被狂风刮断了。”

寓言故事听起来很好,但在生活中懂得并能在恶劣环境中低头却很难。尤其年轻气盛时,气血方刚,但凡有一点能力,就会受不得一点气。有时,小不忍则乱大谋,为区区一点小事,坏了大事。

在现实面前适时的低头,不只是为了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有些残酷的现实状况中,暗藏着真主的大奥秘。所以,适时地低头,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那些锋芒毕露的人,往往给人一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感觉,即便真有本事,也让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觉得这个人傲慢无礼,目中无人,最终失去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而适时的低头,不仅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智慧,能体现一个人豁达的胸怀,和忍耐的境界。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成熟的标志不是年龄有多大,而是一种由内而外馨香之气的散发,更是经过岁月蹉跎历久弥香的沉淀。知道在何时勇敢站出,昂首阔步,知道在何时低头忍耐,韬光养晦,是成熟的特点。那种饱含着进退有度,刚柔并进的步伐,是一种谦逊和成熟的姿态。

有时候,我们就应该像芦苇学习,在大灾难面前确实软弱渺小,无力改变所发生的一切,但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面对汹涌的狂风袭来,不做无意义的对抗,而是伏下身子,低头弯腰让它过去。这么做,并不是懦弱,也不是胆怯,而是为未来积蓄力量,在机会成熟时,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创立中国道德文化的祖先们是大唯物论者,他们认为,道德既是精神性的也是物质性的。中国古代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炁也,德流炁薄而生者也。”揭示了人类生命的真谛,道光德能就是生命的原动力,德性物质在体内的流动,才使生命体中的精神系统具有活力。

《黄帝内经》还指出“天德养神,地谷养形”,道以德物质方式显现,营养着人们的精神系统,也就是灵魂系统;地上的五谷所滋养的是我们的形体,也就是肉身。

老子深刻地指出,对于普通人而言,“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天上的仁德阳木、义德阳金、礼德阳火、智德阳水、信德阳土五种德性能量之“炁(气)”,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支撑着我们的灵魂。我们精神系统依赖于这五种德性能量,才能正常地工作。离开五德能量的滋养,生命的健康和旺盛的活力就难以维持。这五种德性能量,常人只能从鼻孔经过呼吸系统引入体内。

“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五味,指麦、黍、稷、稻、豆五谷,泛指一切有形有相物质营养,酸、苦、甘、辛、咸之味。有形的五谷营养成分,通过口进入消化系统,滋养着我们的形体肉身。五谷和一切可供食用的有形物质中,虽然也有一定含量的“炁(气)”,但是它们只能转化成生命体的营气、卫气供给形体肉身使用,精神系统只能从天的德性能量中获得营养补充。

对于五种德性能量,仅靠鼻的吸入还远远不能满足精神系统新陈代谢的需求。如果人们不能大量从宇宙自然中获得道光德能进入体内补充,就会耗干体内的先天能量。天德养神,地谷养形,这是自然规律中对于人类性命两大系统的基本法则,只有遵循,修养道德,用德性能量滋养我们的灵魂,人类才会达到真正的健康,民族才会真正强盛,社会才能进入真正的长治久安。

现代人由于离道失德日久年深,很少关注到道德能量对精神系统的生理作用,将道德观念虚化,盲目追逐“有之以为利”,片面追求眼前的物质享受,只知以物养命,本末倒置;不知以德养性,忽视甚至忘却精神与灵魂的需求,造成“性”与“命”和谐统一的阴阳失衡,因而疾病丛生,疑难杂症蜂起,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整个世界灾难重重。

人们盲目地追求物质利益,私心欲望没有扼制地膨胀扩张,使体内的道德能量日趋下降,私欲利己的个性张扬,失去道德制约。只知“命”不识“性”,道德观已经下滑到信德不存的最后底线,心灵道德的沙漠化已经发展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这是人类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宇宙自然运用无穷的道德能量,昭示她的慈悲和特性,百姓日用而不知,犹如鱼儿在水中而不知水对其生存意义。天德的能量弥纶于宇宙空间之内、万物形体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增不减。因此,“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道光德能虽然无处不在,却必须“同气相求”,只有本身具有道德的特性,心身之内具有道德,才能与其发生谐振,通过一种自然和谐的“同频共振”接收道光德能进入心身之中。

当我们自身的德性具备之时,自然即用五德之气饲食于我们。仁德修持好者,即能获得阳木之气;礼德修持完善者,即能获得阳火之气;信德修持真实者,即能获得阳土之气;义德修持上佳者,即能获得阳金之气;智德修持诚实者,即能获得阳水之气。五德全部修持到淳厚无杂者,就能合同于道。

在人体之内,五脏六腑内的阳五行就是五德能量,缺失过多,必然离道越远,“道亦失之”,不能保持脏腑的正常工作,出现疾病和灾咎。人类要想真正健康,必须高度重视灵魂的健康、道德的健康、精神的健康。只有德性的健全,才能实现生命的真正健康,社会的健康发展。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揭示了自然万物健康生存与发展的真谛,为人类引领了一条正确认识自然、认识道德、认识生命的道路。

当代著名国学家、教育家熊春锦先生创立的中华德慧智教育理念,源出于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以伏羲创立的易道文化、黄帝创立的法道文化和老子创立的德道文化为理论基石,根据生命的实质和发展规律确定教育体系;目前,德慧智国学教育已经向全社会推广了十几年,已超过百万人从中华传统根文化的教育中获益。更多理论理念及各地公益活动,请关注本号相关置顶文章及爱活动版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