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命不怨天知己不怨人
(2023-12-23 08:58:34)
标签:
散文 |
知命不怨天 知己不怨人
人生,总有一处风景成为凝望,总有一段往事成为一种难忘;生命中,总有些不能承载的负担,一经提及就会思绪万千。岁月,看似无痕,却总有那么一抹心事,在一份浅念中浮出,不是纠结,不是心伤,只是很在乎那一段时光。生活,总有一丝不尽人意,是缘分,是命运,强求不来,也强迫不得。光阴是浪漫的,也是繁杂和无奈的,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想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能靠别人给予,不能靠命运眷顾,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
顺应天命,就是智者;认清自己,就是智慧,不怨天,不怨人,随缘常乐。不刻意追求,就不会有失望;不被名利捆绑,也就不为名利束缚,一切皆可释然,活得明白,活得从容。
人的命,天定三分,人定七分。知命,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命的豁达,能认清形势的人,不埋怨天命。人生在世,会面对很多的不确定,会有很多的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因此,人生不可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能什么都想要,更不可能什么都想得。
在客观事实面前,需要我们遵循生命的规律,事实的轨迹,要学会抑制自己的欲望,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正视自己无法驾驭的,承认自己的渺小,心存敬畏,以豁达的态度接受并遵从现实的规矩,对天命不公就会少了怨怼之情。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生命里,每一天都是新生的一天,不必为昨日再去伤感,也不必为明天的到来而担忧,而是把握点滴流转的今天。
俗话说的好,人贵在自知之明。能认知自己的人,不埋怨别人。自己有几斤几两应该自己心里有个数,自己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事情,不要去一味地埋怨别人,而是要多做自省。人的不自知,正如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永远都不会看到别人的好,也不会看到自己的不好,对别人竟是抱怨和挑剔,这样的人最容易被人远离,而走进穷途末路。生命的成长,要有责任和担当,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
不要怨父母无能,没有给你原生态的好生活;不要怨命运的偏爱,没有给你公平的待遇;不要怨老板瞧不起你,没有给你发展的机会;不要怨婚姻给你太多负担,没有人替你承担重担,老公没本事,老婆不能干。
生活,与其抱怨天太黑,不如自己来点灯;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如自己去努力;如果你自己有足够的情趣,有足够的才华,你的生活就不会这般苦痛黑暗,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不仅可以照亮自己的生活,也可以给别人光亮。
人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认清自己。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有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人生,是从虚无中来,到虚无中去,在无数来去的因缘中,活自己的一辈子,是好,是坏,都是自己的,所以一个智慧的人,懂得命运和天道,不怨天尤人,立足当下,把握现在,用慢慢的改变提升自己顺应现实的能力。
其实,很多东西,需要时间的沉淀,不怨天,不怨命,不言弃,是一种强大的人生信仰,坚持,迟早会让我们看到人生的希望。人生在世,万事都有定数。知命,不怨天;知己,不怨人。
永远不要去计较命运的不公,一切都有因果的循环;也别去嫉妒别人的辉煌,别人的幸福,看起来绚烂,但是与你无关;人生路上,多回头,看看过去的自己,然后修正自己,用踏实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目标,这才是最好的人生。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怨天者无志,怨人者穷。善心,点亮心灯;慧心;使心灯长明。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觉慧的人,常常可以化险为夷。社会,向善的人越多就越和谐;人生,感恩的心越多就越美好。不说他人长短,不念他人恩怨,是善心;时刻诚心待人,日夜专心做事,是懿行。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动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乐。
贪欲是痛苦之根,淡泊是快乐之源。待人要有平等心,对已要有平常心。积善可以得福,积德可以增寿。大慈缘于大善,大善缘于大爱,大爱缘于大德。只有忘记对别人的善行,才会持续不断的为别人施善。情是一种心灵感觉,情中自有妙趣;淡是一种心灵味觉,淡里自有佳境。和为贵,所以才要和睦、和善、和平;忍为高,所以才需忍让、忍耐、隐忍。
忍,有时要让,有时要耐,有时要隐。所以,忍其实是另一种形式“韧”。福临心享,祸至神伤;祈福避祸,人自安康。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随遇而安,乃心性之至境。千眼,意在观世,千手,意在济世;人间福音,无过如此。存私者入俗,去私者新生,无私者才是慧觉。入世者聪,出世者慧,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业者觉。
人生悟道,在聪明的台阶上只能仰视,只能在智慧的峰顶才会鸟瞰。心性须要修养,就像生命需要滋润一样;心灵需要修缮,就像容貌需要美容一样。修德要身体力行,养性要心无杂念。修养,要知羞而学,知错而改,知耻而思。修形养性和施善积德,既要点滴做起更要日积月累。赶路要趁早,修身重戒律,养性贵有恒。
养身必先养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人的本能是爱自己,人的本性是不伤害他人。爱人先自爱,自爱先自觉,自觉先自省,自省先自悟。生命有限,爱心无限;无限的爱可以把有限的爱延长。爱无所求,被爱无所累,便是真正的自在和幸福。自爱是一已之爱,博爱是众生之爱;不弃自爱,弘扬博爱,才是真爱。
一已之爱,有利于家庭的和睦;众生之爱,有益于社会的和谐。一颗爱心便是一缕春风,一片阳光,便是一生快乐,一世美好。爱可以扩展,爱可以延伸,故大爱可以无过;爱要铭刻爱要珍藏……故真爱永恒。一已之光只是一点明亮,只有点亮大众之光,才会燃成一片光明。赐福别人,就是造福自己;宽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首先是被别人需要,然后是被别人赏识,最后才是被别人赞誉。人生难得解脱,难求洒脱;解脱只是自救,洒脱才是自在。无论教化,还是感化,最终的效果当是心灵的灵魂的净化。面对非议,无愧则心安;身遭诬陷,无愧则定神。人的威望不可能一天树立起来,人的声望更要用毕生的德行来养护。
点火者明,近火者暖,玩火者焚。恶性,往往认贼作父;善心,则可以化敌为友。心如水,而性则可能是盐、是糖、是茶、是咖啡,这样,心境不同时,心性也会异样。佛性则是人性的慧根。心气要高,姿态要低,低成就高;心胸要宽,心态要平,平自然宽。
曾国藩说:“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知命者不怨天,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未知的事物,无法解决的问题,无法确定的因素,该发生的总会发生,很多事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知命,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生命的豁达,要求我们抑制欲望,心存敬畏,遵循生命的规律,面对现实的人生,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做好能够做到的,正视无法做到的。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释迦牟尼佛说:“一个人如果有觉悟的人生,虽然睡卧草皮,也会觉得很快乐。不懂得人生的人,就算是跑到天堂上去,也活得不快乐。”
知己者不怨人,与其抱怨天太黑,不如自己来点灯。时时见人不是,即诸恶之根;时时见己不是,乃万善之门。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
自以为是者不足,自以为明者不明。自明,然后能明人。流星一旦在灿烂的星空中炫耀自己的光亮时,也就结束了自己的一切。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云烟;荣枯得失,犹如水月镜花,事过即忘。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人只要掌握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诚实地向自己展开自己,这是人生一道优美的风景线。